有了訊息。
警察使用一套先進的識別系統,能夠對車牌、人臉進行精確識別,當然每使用一次也是價值不菲,但得看物件,超級富豪都發話了,錢只不過是一串數字,他甚至能讓聖塔克拉拉的警察為他服務。
在機器人公司的外牆附近,安置有其他公司企業的攝像頭,再根據案發時間段的前後幾個小時裡,他們重點篩選,最後確定幾個懷疑物件,其中以小型貨車的居多,因為要攜帶工具,轎車顯然不方便。
而這其中,一輛頻繁出現,但卻沒有懸掛牌照,款式普遍的小貨車值得注意。它就是那些街上賣冰激凌和甜甜圈的車,很尋常,但沒有牌照這一點,令人懷疑。可惜影像不夠多,只捕捉到背影。
特勤組的馬爾斯雖然擅長武力,但不表示他沒腦子。這一路段的看不到,就擴散到周圍,篩查同款車型的……經過電腦資料庫一番對比,最終篩選出一輛擁有牌照的小貨車,顏色也差不多相似。
警察立馬查了這張車牌號,得出結論:“它盜用車牌。有一輛轎車和他使用同一張車牌,轎車的才是真的。”
馬爾斯盯著螢幕,問道:“有沒有它的正面照?”
“我再找找看。”警察說。
反覆查詢後,終於在一個轉彎路段,拍攝到一小截車頭,透過影象放大,採集人臉資料後與警察資料庫的對比,得出三個符合特徵的人物,再根據他們的年齡。工作等等資料,留下一個墨西哥裔。
“他在舊金山市區,平時經營漁業運輸,名下有不少貨車,地址在這兒……”警察點著螢幕上幾行資料。
馬爾斯手機接收資料,並對自己的隊員說:“準備行動吧。”
……
安峰得知特勤組有突破後,為他們的效率鼓掌。
如果讓警察來辦,這種事情指不定會拖到什麼時候。美國現實中的警察可不是像電影裡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