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暫時離開,驅車前去祭奠喬安娜的生父。
路上聽她說,她家族世襲伯爵的頭銜已經有七代了,隨著時間和戰爭等等因素,斯坦維爾家人丁漸少,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她家族派出了所有青壯年參戰,事後能夠回來的寥寥無幾,到她父親這裡就沒落了。
感覺在愛國這一點上,英國的貴族確實喜歡身先士卒,並自豪的宣稱國家就是由他們來保衛的,英國曆史就是貴族歷史……安峰看了一眼喬安娜,還是不把心中對貴族用傷亡率來代替死亡率的疑惑說了。
不過無論如何,死亡率也好,傷亡率也罷,至少那些有權的貴族的確是讓兒孫們衝上戰場保衛祖國的。
跑車開到了地方。
天氣有些陰沉,陽光消失了,心情不免有些沉重,他們穿著深色的服裝,為父親獻上了幾束鮮花。
喬安娜說:“沒有繼承人是他終生遺憾的事情,小時候一直對我很嚴格,但我知道這是對我的期望,他知道將來的事情,但他卻很難改變,只能用自己的方式來培養我,讓我的人生路更順暢。”
安峰說:“他會以你為傲的,因為你的表現無可挑剔。”
喬安娜笑著流出淚水,安峰心疼的幫她擦乾淨,她點頭:“是的,我知道我一直沒有讓他失望。”
親人早逝是個痛苦的現實,喬安娜也有脆弱的時候,安峰只能陪伴在她身邊,給她關懷和照顧。她說了很多事情,半是回憶,半是傾述,但最後是高興的,因為有個好歸宿,也是她父親的願望。
可悲傷不是安峰要的主題,人活著就是開心用的。離開後,開快車帶她去牛津轉了一圈,嘗試當地的“美食”,遊走在亦城市亦校園的路上,沉浸在書香和歷史中,在小酒館裡和大學生們一起喝啤酒湊熱鬧……
=====
注意啦,前面有個錯誤!!
就是個稅那裡,我看了美國的個稅,發現“支出”這一項的抵扣是有額度的。在現實中,很難把十幾億全額抵扣掉,所以我說“花完錢不用交稅”是錯的!但主角手下有企業,投資支出、商業支出,捐贈等等也可以用來抵扣。(vip章節很難修改,所以就在這裡提醒)
另外,為了保證質量,保護作者手指頭……還是三更(2保底,1月票加更)慢慢還吧。該加更多少記著呢,人品擔保。
最後繼續求推薦票!月票!(未完待續。。)
第139章 一路向北
(先放272票的加更……今晚兩更!)
……
後面的時間就留給喬安娜,敘舊或回憶。
安峰沒什麼事情可做,英國鄉村的生活是單調的,周圍人很少,偶爾傳來幾聲鳥叫,最適合靠在院子裡的木椅上,仰頭望天,如果不是偶爾變化的怪天氣,這會是一個美好的日子,可惜英國就是多雨。
呆坐了一會,布蘭登的侄子丹尼斯來到他身旁坐下,他是昨晚才來的,年紀約二十出頭,比喬安娜還小一些,性格不像沉默寡言的布蘭登,反倒是對一切充滿好奇,許多事情都想要究根結底。
這不,丹尼斯就問了:“安先生,你一直住在美國?”
安峰看了他一眼,搖頭:“不,我是剛移民不久的,住了一年多吧。”
“那你感覺美國是怎麼樣的呢?”丹尼斯問。
安峰笑了:“你很嚮往?”
“嚮往?”丹尼斯聽了,頻頻搖頭:“不,不,只是單純的好奇,想明白他們影響力會如此巨大的原因。”
安峰想了一下,說道:“有自由和熱情,也有黑暗和罪惡的國度。因為移民國家的特性,世界各地的人齊聚一堂,帶來自己民族的繁榮文化,追求夢想。具體要看個人感受,那你認為的美國呢?”
丹尼斯說:“我周圍的同學朋友對美國的印象都不好,認為美國人不僅粗俗,沒有教養,喜歡到處插國旗,自負。更是對外部世界很無知,認為美國即是世界中心,而且財迷心竅。整個美國社會都被大企業支配著。”
安峰看著他:“我聽說,即使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你們心中仍然只把法國當做值得尊敬的對手?”
丹尼斯自豪道:“歷史上英法之間的爭霸戰爭數不勝數,最長打了一百多年都難分難解,但自己定論太主觀,我引用德國一名學者形容的英國看待美國‘就好比漢堡的貴族遇到了從巴伐利亞來的富裕農民’。”
安峰長見識了。英國這“體面衰落”的政策一直影響著它的公民們,以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