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似的人感到不耐煩。他聲稱,耶穌是“耶路撒冷最受歡迎的晚餐客人”,並喜歡呆在人群中。他的書絕不是“清教徒”的摘要,一些像曼肯這樣尖刻的社會評論家認為,清教徒就是20年代來盜取聖誕節的鬼精靈格林奇。《無人知曉之人》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傳播媒介,特別是那些主張努力工作而又休閒享受、崇尚道德又擁有樂趣、提倡生產又刺激消費的人。它就像一面透鏡,人們透過它觀察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
《無人知曉之人》的成功將巴頓推上了流行和聞名的頂峰。1926年,他的這一本《無人知曉的書》書面世並取得了不錯的銷量,儘管比前一本稍差一點。1927年,他又出版了名為《人能相信什麼?》一書,(他堅決抵制了使用《無人知曉的教堂》做書名的誘惑)。1932年,一本關於保羅的書面世了,名字叫《他顛覆了世界》。在巴頓晚年時,他又有了寫其他書的計劃。這些計劃裡包括關於“商業故事”的書,和後來他認為美國戰後在外交政策上關於“一個世界”的想法不切實際而寫的批評文章,這些都沒能完成。50年代,他寫了一個關於辛迪加的專欄,出現在60多份報紙上。
30年代的時候,作為堅定的共和黨員,巴頓越來越多的參與到政治事務中來。早些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