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在逆境中長大,他們知道親人把自己養大不容易,會盡自己的力量去回報養育之恩。
看一個人有沒有愛的情感,首先要看他是不是愛他的親人。有愛心的孩子人人愛,即使有一天他失去了親人,他也會得到許多人的愛,因為人們都喜歡有愛心的孩子,信任有良心的人。
2.愛的麻痺症……寫給爸爸媽媽
天下還有許多沒有醒悟的家長,他們只知道盲目地疼愛孩子,只要能使孩子高興,他們為孩子做什麼都心甘情願,這些受到過分關心、過分照顧的孩子,從沒有過回報的實踐,也沒有回報的意識。
他們總認為,父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根本不需要感謝,更不需要回報。
他們從不珍惜父母的勞動,因為他們不知道這一切是怎麼來的,即使父母錢掙得很辛苦,他享用也是理所當然的。
“子不教,父之過。”孩子不懂得回報養育之恩,不懂得珍惜,其實是父母的責任。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爸爸媽媽和親人們的關懷和愛護,離不開老師、同學和周圍許許多多人的教育和幫助。家長們要讓孩子從小懂得什麼是愛,讓他們把這些愛牢牢記在心中,好好學習,長大以後用自己的行動去回報人們的愛。
“孩子的心是塊空地,種什麼長什麼。”做父母的,如果真的愛孩子,那麼從小就要往孩子心裡播撒下愛的種子,這比什麼都重要。
孩子的正確思想是靠灌輸的,愛的種子是需要培育的。無情無義的孩子的出現,是家長過度溺愛的結果。
孩子只要瞭解了爸爸媽媽的辛苦和不易,就一定會熱愛爸爸媽媽、回報爸爸媽媽的。
一位從日本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到日本一家效益很好的大公司應聘。公司經理問:“你替父母擦過身嗎?”大學生回答:“從來沒有。”經理說:“明天再來吧,不過來之前一定要為父母擦一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