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2 / 4)

小說:好父母 好孩子 作者:淋雨

一個人不可能不做錯事,尤其是小孩子,他們就是在知錯、認錯、改錯中長大的。聰明的人做了錯事,從來不賴別人,而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結果越變越聰明;愚蠢的人做了錯事,老是找“客觀”,怨天尤人,結果越變越蠢。

有個聰明人為自己準備了一個本子,上面寫的是“我所做過的傻事”。每天晚上他都花點兒時間來自我反省,問自己“我犯了什麼錯誤”,“哪些事我做得不對,怎麼才能改進我的做法”。每週,他都選一個缺點或一個毛病著力改正,然後把每一天的反省做個記錄。後來,這個人成為受歡迎的國家幹部。這個方法你可以試試看。一個人能發現自己不行的一面,也正是“我能行”的一種表現。

二、信任他人……愉快地接受批評

“我能行”的人,不僅能從表揚中獲得力量,而且能從批評中獲得力量。

批評你的人,都是關注你的人,不管他是好意還是惡意。如果聽到有人說你壞話,你先急著替自己辯解,那你什麼事都做不成了。聽到批評,你可以做兩件事。

一是盡力去做好你應該做的事,用事實證明你是對的,那麼人家怎麼說,就無關緊要了。如果事情確實做得不好,就是花十倍的力量來為自己辯解,也沒有用。

二是去和批評你的人交談。當面聽取意見,也許你會知道自己錯在哪兒。如果受到不公正的批評,你也不必生氣,只“笑一笑”就行了,這是相信自己也是信任別人的表現。總之,當批評的雨點兒落下來,不必忙著打傘。

三、他人信任……在信任中管教

在信任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充滿自信,信任的力量正在於讓孩子覺得“我能行”。

假如你每天早上總是不忘提醒孩子帶這帶那,結果他偏偏丟三落四。孩子本來有能力天天學習,天天長進,天天完善,你的“嘮叨”卻使他失去了自信。

我去遼寧省營口市開辦“知心家庭學校”,跟團市委書記曹愛華女士一見如故。她有一個十分可愛的女兒,名叫格格,剛上一年級。姥姥說她挺懂事,可就是有個壞毛病,每天早上不愛起床,得媽媽叫上好幾遍。

“愛她不一定要管她。”我對格格的姥姥說,“有空帶格格去買一個她喜歡的小鬧鐘,讓小鬧鐘叫她起床就行了。告訴她,早上遲到了她自己負責。”

我又把格格叫到身邊:“早上自己起床,你行嗎?”

“我想我行。”格格說。

“你願意每天讓媽媽叫你起床,還是願意讓鬧鐘叫你起床?”

“鬧鐘叫好,多有意思呀!”

“我相信格格能管理好自己。那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2.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2)

“有了鬧鐘就開始吧!”

第二天,姥姥帶格格買了鬧鐘。曹愛華後來告訴我,格格像變了一個人,不用大人管了,還說她能自己管好自己。

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去發揮,孩子反而學會了管理自己。我告訴格格,每天按時睡覺,按時起床,以後到了該起床的時間,不用鬧鐘叫也能自己醒。

其實“不管”比“管”還難。不是孩子不行,而是自己要豁出去,要從心裡信任孩子。

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老師和家長在批評和懲罰之後,施以溫情是必要的,這樣等於告訴孩子,大人否定的不是孩子本人,而是孩子的錯誤行為。所以,管教要有一個充滿愛與信任的結尾。

3.發現的力量……你是奇蹟(1)

學會用發現的眼光,金子就在你身邊。

能發現千里馬的人是伯樂,能發現孩子長處的父母是稱職的父母。

一位作家說過:“人人都是天才。”要讓孩子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就要幫助孩子去發現“我能行”、“我哪點最行”、“我哪一點會更行”。我認為,讓孩子“自我發現”比別人發現更重要。“我能行”的認識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發現的過程。“沒有笨孩子,只有潛能尚未發揮出來的孩子”,要使孩子明白這些道理,需要父母和老師共同做工作。

我非常感謝我兒子中學的班主任。每次開家長會,她講的只是哪些孩子成績最優秀,哪些孩子進步最快,哪些孩子“最有潛力”。我兒子有時也被列為“最有潛力”的那種孩子。

實際上,這些“最有潛力”的孩子都是考場上還沒有發揮好的孩子。老師不以分數論英雄,而真正是“以人為本”,不僅讓父母有面子,還讓孩子有自信。孩子們主動去發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