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貌,他們在公共場所亂擠亂擁。對這種人該怎麼辦呢?我主張不僅要制止,而且要“讓”,以“有禮”對“非禮”。“讓”並不是軟弱,“讓”不僅是一種風度,而且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和批評。
一所大學的學生會主席是個女生,一天上大課,同學們要各自佔位子。她去得早,坐在了前面。一位男生站在她身後大聲吼道:“是哪個這麼大的膽子,敢把老子的位置佔了!”這個女生站起來,對他說:“啊,對不起,我不知道這個位子是你的。”然後拿著書包,坐到了教室後面。在場的男同學對這位男生開始了猛烈的“攻擊”:“你給我們男生丟盡了臉,看人家女孩多有氣度!”這個男生深感慚愧,第二天主動來找這位女生道歉。
這就是“禮貌”的作用和“讓”的力量。
第三件事:待人謙讓,你好我學
謙讓,是一個人的美德。集體生活中人與人交往常常需要謙讓。
一個人要做到待人謙讓,必須正確地認識自己與他人,個人和集體的關係。
每次你到大海邊或登上高山,都會感到心曠神怡,天地寬闊。大海和高山讓人領悟到,人在世界上所佔的地位是多麼渺小,天地如此廣闊,何必與人斤斤計較呢。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能謙讓三分,同樣能感到天寬地闊,感到周圍每個人都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別人,看到別人的優點,誰好就向誰學習,這樣的人不僅文明程度高,為人謙和,彬彬有禮,受人尊敬,而且自己心情會平靜坦然,生活將愉快充實。
4.幫助孩子管住自己……寫給爸爸媽媽
一天,我開啟電視機,收看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節目,看見記者正在報道大連市“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一位接受採訪的大連男孩子說:“管住我的嘴,不說髒話;管住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的腳,不踐踏草坪。”
男孩子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