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轉化為特長,孩子就會創造出奇蹟。當然,孩子的自我意識也很重要,讓孩子從小學會正確認識自己,相信自己,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才能順其自然地發揮自己的能力。
在我所接觸的學鋼琴的孩子中,大多數孩子討厭彈琴,只有極少數孩子喜歡,其中有一個雲南的女孩對我說:“我一天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彈鋼琴,因為爸爸媽媽愛聽我彈。”
女孩告訴我:“一天晚上,我正在家練琴,屋裡靜悄悄的。忽然,我一回頭,發現爸爸媽媽都坐在床邊靜靜地聽我彈琴,爸爸的眼裡含著淚水。我害怕了,忙問:‘爸,您怎麼啦?我哪兒做錯了?’爸爸笑了:‘不,你彈得太好了!爸爸和媽媽一天中最高興的時刻是聽女兒彈琴,你的琴聲把我們一天的疲勞都趕跑了。’真沒想到,我的琴聲有這麼大的力量!有一次,我家來了客人,爸爸叫客人坐下來聽我彈琴,還輕聲說:‘瞧,我女兒彈得多好!聽她彈琴是一種享受!’客人聽了一會兒,稱讚道:‘真沒有想到,中國21世紀的音樂家就出在你們家!’我聽了,就覺得自己真成了21世紀偉大的音樂家,更陶醉在音樂的世界裡,感覺真是好極了!”
女孩的話給我很大啟發。在孩子對某件事萌發興趣時,父母和老師不應是挑剔者,而應該是會喝彩的觀眾。對大多數孩子來說,發展特長並不是為了搞專業,而是為了培養興趣,提高素質。如果整天揮舞著“大棒”跟孩子較勁,還不如不讓孩子學。
賞識,是激發孩子興趣最好的營養劑,挑剔、訓斥、打罵也許能培養出畫匠或琴師,但絕不會培養出藝術家!因為天才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創造出來的,只有濃厚的興趣才能使人成為這個領域的拔尖人物。
賞識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