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採用層層推進的邏輯方法,從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推論到中層幹部的行為,再推論到高階領導人的身上。如此,令齊宣王毫無退路,非常尷尬,只能“顧左右而言它”了。其實,孟子還暗示齊宣王,就象把妻託付給朋友一樣,國家是人民交託給君王的。這段勸諫很是精彩。
下面的一段孟子與他的論敵告子的對話,其中的邏輯性語言的智慧,也非常值得讓後人學習和領悟。
告子認為:“人性就跟那急流的水似的,缺口在東面就會向東面流,缺口在西方則會向西方流。人性並沒有所謂的善與不善,就跟水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一樣。”
孟子說:“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然而,也無所謂向上流向下流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不過,我們不能否認,當水受到拍打而飛濺起來時,它可以高過額頭;當水被加壓迫使它倒行時,它能流上山崗。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只不過是形勢所迫而已。人可以被迫去做壞事,人本性的改變也跟這個道理很類似。”
孟子隨口接過論敵的論據而加以發揮,對方用水作為比喻,他也跟著以水為喻。這跟我們格鬥時一樣,你想用刀咱就用刀,你要用槍咱也用槍。關鍵在於,孟子透過自己強大的語言邏輯性,有理有據地進行反駁,論辯的語言極為有力,一句“水也無所謂向上流向下留”便把論敵難倒了。
在他的那個時代,孟子在與墨家、道家、法家等學派的激烈交鋒中,利用自己強大的語言實力,很好地維護了儒家學派的理論,也確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後來成為僅次於孔子的正宗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