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生機的表現,預示著歐洲的重心已經從西歐轉移到了東歐。
英國人花了400年不斷擴張兼併成為3400萬平方公里的日不落帝國,然後用100年時間不斷拆分重組剝離回到500年前的起點。
衰落早有先兆,一戰結束後各殖民地的獨立運動再度興起。
而英國本身相對於佔有殖民地,更在乎的是建立在帝國特惠制基礎上獲取的經濟利益。
只是他們並沒有做到這一點,關於這一點,華皇看的很清楚。
這也是為什麼19世紀以來英國和法國關係突然變好了的原因。
法蘭西斯,路易十四,拿破崙和英國都幹過很多次架,更別提百年戰爭的深仇大恨了,英國也搞了好幾次反法同盟,但拿破崙敗了後,法國怎麼就再也沒和英國打仗了,還加入了神聖同盟,之後就和英國一起幹滿清,幹露西亞,幹德意志成為好基友。
華皇曾經很難理解兩個相鄰的世界超級大國,怎麼說好就好了。
不管滿清還是其他地方的殖民都只是小打小鬧。
克里米亞戰爭也只是大陸均勢政策的表現。
真正改變英國國策的,是摯誠協定。
以後世的角度來看,這是英國外交的妥協之舉,法國外交的勝利,德國外交的失敗。
使得整個歐洲走向戰爭,走向毀滅。
英國奉行“大陸均勢,光榮孤立”政策。
在歐洲大陸上,誰都不能比誰強。
他永遠反對歐洲大陸的老大,聯合二三四五六一起反對老大。
而當時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是法國,所以七次組成反法同盟來擊敗拿破崙。
拿破崙失敗後,俄國的哥薩克騎兵是第一個攻入巴黎,所以俄國自稱“歐洲憲兵”,為所欲為。
英國很煩惱,只好聯合昔日的敵人,一起討伐昔日的盟友。
英國從伊麗莎白一世開始的國策,作為海洋國家的英國,國際政治的最高追求就是“光榮獨立”,獨立於歐洲之外,誰在歐洲稱霸就像打地鼠一樣來一錘子,做一隻離岸平衡手。
擊敗拿破崙後,沙俄成為了當時的歐洲憲兵,所以英國當然要把矛頭調轉,與法國交好。
同樣的歷史還可以類比一戰之後英國對德國的綏靖政策,一樣也是出於一種離岸平衡的考量。
用德國人的話講,英國與誰結盟都不會出於真心,只是在歐洲找一個替他擋子彈的人罷了。
英國要維持大陸均勢。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英國人在歐洲是這種外交政策,延伸到世界範圍,也同樣是這樣的理念,他們表面上號召均勢政策,實際上因為他們已經是霸主,已經得到了最廣大的土地,所以,亞洲的唯一大國華國,是英國不可能任由發展的。
19世紀以前,無論是太陽王還是拿破崙,法國都是一頂一的歐陸霸主,牛逼到奧普俄攢到一塊兒都不一定剛的過。
到了19世紀中後期,法國慫了,普魯士開始牛逼。
所以英國人覺得該換個盟友了。
這樣才有了華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形成的既定印象,好像英國和法國的關係,一直都很不錯。
從外交方面提供兩個視角:一,不列顛治下的和平說白了就是在這段時間內英國的世界霸權得到了真正的確立。以至於沒有國家希望同如此強大的英國開戰,包括法國。二,光榮孤立英國並不直接使用自己的實力,而是把其作為砝碼,壓在歐洲大陸外交的天平上,讓他國出力,自己在後面壓陣,力圖保證均勢。應對英國的這種做法,明智的做法是歡迎英國的支援,爭取和英國拉近關係,而不是對抗,這當然也包括法國。
在歐洲之外,華國的崛起速度雖然還不至於讓英國人感到恐慌,但是華國有實力成為世界霸主,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壓制華國,是不會改變的國策。
當華皇徹底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思路逐漸的清晰,但是壓力也越來越大,之前到底還是抱有一點點幻想的,弱者,總是會不切實際的希冀強者能對自己友好一點,哪怕是裝裝樣子也行啊,顯然,英國人連樣子都不打算裝了。
英法扶持日本,就是為了抑制沙俄在遠東的發展,而現在同樣,扶持日本,就可以抑制華國在亞洲的發展。
所以,每一個戰略都必須從全世界的角度去看問題。
【1243 去西班牙王國】
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