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3 / 4)

小說:千秋帝國史 作者:大刀闊斧

交差吧。總理那邊哪裡管得了那麼多事情。”

吳曉青嘆了口氣:“朝鮮戰役就讓我瞭解到,軍人雖然勇敢,但是在先進武器面前還是脆弱的,美國之所以強大不是勇敢,而是科技發達。”

張九王點頭:“恩,沒錯的。這樣吧,國防部下面有一個特殊武器研究所,你們特種部隊不少武器都是那邊研發的,我認識朱行所長,你可以跟他們接頭,先在裡面研究開展起來吧。產業化日後再說,我們再開發些關係來。”

吳曉青眼睛煥發出光彩來,他知道這事情只能這樣做了。

他嘴裡說的那座特殊武器研究所,簡稱95所,隸屬於國防部,雖然不大,但是也有幾百號人,對於各種海陸空武器都有涉及,每年都有數億元的研究經費。

吳曉青完成了報告之後,一份交給了國防部,一份自己留著,幾天後去拜訪朱行所長。

95所坐落在北京北部的山區的一座山丘上,佔地數百畝,看起來灰黃色的幾棟建築物,平淡無奇,附近有幾座雷達基站高高的挺立著,顯示著軍事的特徵。

吳曉青帶著王春教授一起驅車前往,朱行所長有60多歲了,白髮蒼蒼,但是精神矍鑠,身板還是不錯的。他見到二位來客顯得十分熱情,吳曉青大名在外,他自然是認得的。王春也是知名教授,其實也很熟了。

吳曉青不廢話,把那些資料的一部分列印了出來帶給朱行所長看。老朱已經戴了老花鏡,慢慢的看著那疊資料,才翻了幾頁,臉上逐漸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情來。

他用顫抖的語音說:“這,這些東西真的是你們發現的?”

王春補充:“是的,吳將軍跟我們在不明飛行物裡發現的。”

朱行繼續說道:“哎哎,這可是超前設計啊!”

吳曉青得意的說:“恩,我也這麼覺得,朱所長,請問我們可以按照這些設計來研究,造出新武器麼?”

朱所長若有所思,然後說:“理論上當然可以了,只是某些部分還需要再次開發,我們的磨具還不夠好,需要加強。不過有了這些資料,確實省卻了很多功夫,足足可以使我們的武器科技水平達到世界一流!美國人未必都有這些武器了。”

吳曉青跟王春教授都很興奮,吳曉青說:“我打算把資料都送給你們來研究。”

朱所長非常高興,回答:“那真是萬分榮幸。”然後語有保留。

吳曉青問:“有什麼需要說明的?”

朱所長說:“這些資料涵蓋面極廣,恐怕不是我們一個研究所獨力可以完成的。”

吳曉青說:“您說的對,就先開始研究吧,王教授的學校也參與進來,具體經費方面我可以幫助您。”

他作為分管特殊作戰的副總參謀長,手裡還是有一定資源的,從上面搞點科學研究經費來還是可以的。

王春教授說:“那我這邊的博士生們也做一些課題,這樣合作研究效率更高了。”

朱所長聽了更高興,說:“有你們的大力支援,我相信肯定會有進展的!”

吳曉青繼續說:“不過,考慮到內容的機密性,我希望此事要低調進行。”

朱所長當然明白意思,他點頭:“這個按照國家規定,必須是保密的。”

他繼續說:“研發成果最後需要產業化的,吳將軍有什麼打算?”

吳曉青知道他問題的關鍵了,回答:“這個嘛,我會整合一些軍工企業來做,您放心好了。”任何武器研發都離不開產業化推進,不然只靠實驗室的工作距離實戰裝備還是很遙遠的。他心裡琢磨著,現在國家是靠財閥寡頭的統治,自己得有點關係。經過以前一段時間的經營,其實已經跟李家誠及其親家的家族有所聯絡,但是還是不夠的。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  

第十七章 錢的問題

為了保密起見,這些機密資料都被放在總參謀部的機密地下室裡,安全性沒有問題。然後拿出一部分發給95所,95所、王春教授的團隊按照保密規定與總參謀部簽訂特殊的研究協議,定期彙報研發進展情況。

完成了這樁大事,吳曉青還得忙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到哪裡找這麼多錢?

每年他的特種作戰部門可以搞到10個億的經費用於研發和訓練,從裡面撥個1…2億元來支援新武器研究當然不在話下,但是這個數字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自己的兄弟會雖然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