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從“心”來。要想講話有“新意”,關鍵您要講“心意”。要因時因地因事,即興發揮,直抒胸臆,灑灑脫脫,新意自來。灑脫添一分,新意增九成。�
朱熹《禮記大學》中有這樣一句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說,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領導講話也應如此,有新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英國作家王爾德有這樣一句名言:第一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個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才。人們總是喜歡新生事物,哪怕是聽人講話,如果人云亦云、鸚鵡學舌,或者雖是自己的觀點,但老是那一套,就很難吸引人。所以要常變常新,不落俗套,有獨到見解。
孫子兵法上曾說過,“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意思是,預見勝利不超過常人的見識,就算不上高明中最高明的。這就好比舉秋毫之重算不上有力,能見明月之光算不上眼明,能聞雷霆之聲算不上耳聰一樣。高明人必有高見,有高見才能吸引人、打動人。誠然,我們不可能做到經常“語出驚人”,但也要善於創新,講出些新鮮話。似曾相識的事例,老調重彈的觀點,程式化的篇章,肯定倒人胃口,達不到感染人、激勵人、教育人的目的。
筆者認為,領導講話必須少說“普通話”,多做“特色菜”,有特點、講口味,贏得“消費者”。
做到“日新”,關鍵是平時多動腦、勤思考,不能“急不擇言”,隨便想幾句話就說。魯迅先生曾經指出:“急不擇言的根源,不在於沒有想的功夫,而在於有功夫的時候沒有去想。”領導講話,要因時因事因人,對講話內容、講話的語言等進行恰當的變化,即使對同一件事、同一批聽眾,作兩次講話,也應注意變化,變中求新,求活,求精彩。
1.要有新觀點
創新是一切工作進步的動力,是事物發展的要求。領導講話也不例外。講話只有創新,才能打動聽眾,才能發人深省,才能更好地傳達意旨。觀點是講話的生命和靈魂。可以這麼說,有新觀點,講話就成功了一大半。領導講話,絕不能當“傳話筒”,必須善於思考,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在上級決策部署與本地實際的結合中發現問題,提煉新觀點。關鍵的問題,就是應避免雷同,使講話既全面又獨特,緊緊抓住觀眾,收到好的效果。如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培訓班上的講話:
從某種意義上講,心力有多大,能力才會有多強。我十分讚賞有的同志所講:認真第一,能力第二。認真來自責任心,來自有心、用心、盡心。作為領導幹部,在歷史使命面前,我們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盡心盡責,否則,我們就是歷史的罪人。查閱歷史,一個王朝覆滅之時,一個政黨下臺之時,並不是緣於沒有人才,而是大家都沒有責任心,好像事業好壞與己無關。“家宅將傾,視若觀戲”;“馬廄失火,處若鄰人”。歸根結底都是內因。
……
官難做,講的是我們面臨的形勢與任務發生了變化。在新的時期,新的挑戰,新的矛盾,新的問題需要我們拿出更大的勇氣,更強的才能,更高的水平去迎接新挑戰、破解新難題、解決新矛盾、實現新發展。從這個意義上,官比以前難做,這是必然的。唯其更難,才說明時代前進了,和諧深圳、效益深圳的艱鉅任務,事業發展了。難做官,是說面對和諧深圳、效益深圳的艱鉅任務,面對改革創新開放的更高要求,對幹部的要求更高了,標準更高了,難度加大了。做難官,這是我們的落腳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共產黨員的風範。挑戰嚴峻難題多、任務艱鉅,恰恰是為我們展示才能,為特區發展創新創業提供了大有作為、更有作為的舞臺和機會。從另一方面來看,做難官難在哪裡呢?其實我們難就難在自身的責任心、幹事創業的精神狀態,“難”在我們自己。可以說,萬事皆備,就看我們的執行力,就看我們如何抓落實了。
八、日新(2)
2.要有新語言
新的觀點這個“靈魂”,也要靠新的語言“外衣”來包裝。領導講話固然要求平實、樸素,但這絕不等於排斥語言生動和創新;固然不需要辭藻華麗、講究繪聲繪色、講究靈活動感,但也絕不能灰頭土臉、味同嚼蠟。適當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可以大大增強文稿的可持續性、新鮮感。組合、創造新的詞彙也是一種辦法。但不能過多過濫,要適度適量。如呂日周在清華大學演講時說:“官場如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