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適度誇張,出奇致勝
為了表達需要,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故意言過其實,誇大或縮小人或事物的一些特徵,形成強烈的對比效果。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四、善“烹”(4)
誇張能使人或事物的形象或特徵更加突出,給人的感覺更加強烈,從而使人受到話語的感染而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如人們讀到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時,不能不用心去體會廬山瀑布那從天而降的氣勢,因為誇張手法的運用,讓這瀑布的美震撼人心。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就職演說中有這樣幾句話:
深圳最大的貢獻和成就,也不僅是25年來由一個邊陲小鎮,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創造了“一夜城”的世界城市發展奇蹟,儘管這也是很不一般的成就。
把高速發展的深圳比作“一夜城”,形象生動,雖然做了誇張,但取其建設速度快這個特點,較為得體,效果很好。
誇張手法的運用,要以客觀實際為基礎,在不失去真實感的前提下進行誇大或縮小,絕不能無中生有,信口開河,把事物誇得過分了。誇張也必須結合特定的目的與場合而用,在隨意的場合可以活躍氣氛,增加談話趣味。但在嚴肅場合,不宜用誇張的語句。
6.設問與反問,形成互動
為了提醒、加重講話內容,引起觀眾注意,增強語言表達效果,有時需要在講話中進行自問自答。設問能夠產生懸念,引起人的注意力,引發聽眾思考。設問運用得好,會使講話極具說服力和感染力,產生讓人無法辯駁的說理效果。
什麼是龍頭?龍頭就是標杆,就是參照系,別的都要服從,都要以此為標準,必須將認識進一步統一到這個總的指導思想上來……
常用設問,還能幫助講話者抒發情感,曲折含蓄地表達出某些不便明言的資訊。
設問的運用,關鍵在於為講話內容設計幾個醒目、巧妙而有分量的問題,給聽眾一種好奇感,激發他們等待答案的期待,然後自己作答,娓娓道來。設問的問話,忌提一些無關緊要、眾人皆知或者缺乏震撼力的問題,也不應問得太頻繁。
反問則是不需要回答的問題,答案就在問話之中,就是對問話的否定。反問的運用,可以表達出非常激烈的情緒,在熱情奔放、情緒激昂的場合最適合運用。一連串設計巧妙的反問句,能使講話具有非常大的氣勢,具有極大的震撼力與感染力,讓聽眾聽了之後情緒高漲,熱血沸騰。如帕特瑞克·亨利在弗吉尼亞州議會上的演講中的一段演講:
迴避現實是毫無用處的。先生們會高喊:“和平!和平!!”但和平安在?實際上,戰爭已經開始,從北方刮來的大風都會將武器的鏗鏘迴響送進我們的耳鼓。我們的同胞已身在疆場了,我們為什麼還要站在這裡袖手旁觀呢?先生們希望的是什麼?想要達到什麼目的?生命就那麼可貴?和平就那麼甜美?甚至不惜以戴鎖鏈、受奴役的代價來換取嗎?
一連串的反問,如連珠炮接連轟鳴,激情飛揚,氣勢雄勁,激憤之情感染了每位聽眾。
7.注重對偶,講出美感
把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等,意義相關聯的兩個短語或句子成對地排列起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兩個句子,結構相同(都是主謂句),字數相等,上下兩句詞性相對,意義上相互補充,是個非常工整的對偶。構成對偶的兩個句子可以是正對,也可以是反對。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兩句用一個工整的反對,表現了魯迅先生對待敵人和對待人民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現代文章對對偶的要求就比較寬了。例如:
▲沒有事業心、責任感,從小處看,是不負責任,有負於上級的重託和人民群眾的期望;從大處看,是把黨和國家、人民群眾的最高利益置於不顧的根本性問題。千里大堤潰於小小螞蟻的洞穴,萬丈高樓倒於一磚一石的鬆動。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我們要像古人所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如果連憂心都沒有,何談其他。
▲正確行使權力是人民之福,濫用權力是人民之禍。一個幹部成長起來很不容易,滑下去卻很快,大家一定要高度警惕。
四、善“烹”(5)
▲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如果一把手、班長正了,就會“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相反,如果一把手出問題,則是“頭羊迷途,群羊難返”,往往會影響一個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