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亮點”,牽強附會,拼湊文章,搞文字遊戲。2004年9月29日《中國青年報》曾報道,某省人大代表建議政府工作報告要少點“進一步”,為何?因為其中一共用了36個“進一步”!而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輿論認為,內容實在,沒有套話,一些語言也很生活化。例如有這麼一段:“我們的奮鬥目標是,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沒有概念,沒有術語,沒有修飾,平白樸實。我們是否應該從中得到一些啟示呢?
3.實話少了點兒
有人講了這樣一段話:“同志們,在改革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旗幟鮮明地肯定那些應該肯定的事物,堅決否定那些應該否定的事物。我們不能只知道肯定應該肯定的事物,而不知道否定那些應該否定的事物;也不能只知道否定那些應該否定的事物,而不知道肯定那些應該肯定的事物,更不能夠肯定了應該否定的事物,而否定了應該肯定的事物。我的講話完了。”—這個講話,等於沒講。有時開會,往往按照官位大小,輪流登臺,“你方講罷我登臺”,儘管內容大同小異,基本雷同,你說上幾點,我強調幾點,他補充幾點,主要領導再指示幾點,似乎把講話變成了領導的政治待遇。所以大家就認為不講就丟面子,失身份。可能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儘管無話可講,儘管不講無礙工作,但也要硬“擠”幾句。往往是一把手講過之後,下級講,之後下下級講,隨後下下下級講……領導者需要下屬講這種套話,為的是顯示自己的權威;而下屬講這種套話,為的是博得上級的青睞。於是說者滔滔,費盡口舌;聽者懨懨,苦不堪言。有一個笑話,說是一日某領導對秘書說,好長時間沒講話了,找個地方去講講。秘書說所有的地方都去講過了,只有×××醫院(注:這是精神病醫院)還沒去過。於是領導同志就去此醫院講話。醫院召開全體醫護人員及病人大會,請該領導作報告。領導抑揚頓挫地念了半天稿,悄悄問秘書:“咋沒人鼓掌?”過了一會兒,聽講的一位精神病人恍然大悟說:“啊,我聽明白了,原來又進來一位病友。”
有人把講話分為六種:“言之有物,實為心聲,一顰一笑,俱帶感情,這是第一種;長江大河,源遠莫尋,牛溲馬勃,悉成黃金,這是第二種;科學邏輯,字字推敲,無懈可擊,井井有條,這是第三種;嬉笑怒罵,旁若無人,詼諧雜出,四座皆春,這是第四種;默默端坐,以逸待勞,片言偶發,快如霜刀,這是第五種;期期艾艾,隱蘊詞鋒,似訥實辯,以守為攻,這是第六種。”不管哪類講話,有血有肉,言之有物,該講則講,否則,請記住:“沉默是金。”適當的“沉默”,群眾依然歡迎。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二、枯燥講話討人嫌(3)
對於那種廢話連篇,無事生非的講話群眾比較反感。人不能不說話,但是廢話還是少說一點好。言不由衷,人云亦云,自然不會有生命力的。
有人戲言,一些地方少數領導幹部的慣用講話是:
對下級講話:我強調幾點……
對同級講話:我補充幾點……
對領導講話:我體會幾點……
對小秘講話:今晚幾點……
也有人總結說,現在一些領導講話都有一個套路。開頭是“在××的領導下,在××的關心下,在××的支援下,在××的指導下,在××的共同努力下……”廢話講了半天,給許多領導和部門戴了恭維的高帽子後,才進入正題。其實,這麼多戴“帽子”的話,不一定是“肺腑之言”,往往是“套公式”,所以,沒有人會被這些話所感動。從領導講話的結構看,大都是先說“提高認識”,後說“突出重點”,最後說“加強領導”。而且,上面怎麼說,下面就怎麼講,鸚鵡學舌,沒有結合實際,更沒有新意,其實從這一點看,本身就違背了上級的本意。這樣的講話,隨著時代的發展,必將被淘汰。
4.“八股”摻了點兒
1942年毛澤東同志提出要反對“黨八股”,時至今日,仍有人“積習難改”,講起話來,“八股味”很濃。這樣的人講話,好像玩文字遊戲,喜歡用數字排列語言,喜歡用一、二、三羅列事物,先大寫的一、二、三,再小寫的1、2、3,然後又是更細的⑴、⑵、⑶,看似如數家珍,實則空洞無物,就像毛澤東同志在《反對黨八股》裡列舉的“八大罪狀”那樣:“不但文章裡演說裡有黨八股,開會也有的。‘一開會,二報告,三討論,四結論,五散會。’假使每處每回無大無小都要按照這個死板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