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老頭笑得前仰後合。
市北郊一座座獨棟、連棟別墅將城市的這條原本散發著臭味的護城河徹底改了模樣。這是塊兩邊寬約千餘米、長約三公里的菜地。夾著的河溝繞著三分之一的市郊地界,流淌著從城北面山上下來的山泉。三十多年前清澈透底的河溝是孩童們嬉戲的天堂,放學後拿上家裡的簸箕到這裡撮魚逮蝦是那個年代相當於現在看電視動畫節目一樣誘人的消遣。但在這十來年,山裡農民有了小紙廠,小酒廠,市郊河邊建起了塑膠廠,化工廠,再加上城市垃圾的傾倒,這裡成了汙水河,兩岸菜地的菜收穫了,到這裡來洗洗擔到城裡賣是習慣成自然的事,好像也沒出過什麼中毒事件。雖然近年來有識之士對這條河溝的治理、改造的呼聲偶爾也見諸報端。但老百姓也沒有見著有什麼動靜,直到這一片被本市一位回家省親的臺胞看好,買下後修建成高檔別墅區,這才是一番徹底地改頭換面。僅一年多時間,那些座單棟、連棟的別墅像雨天過後的蘑菇一樣呼啦地冒了出來,從距市郊五公里就開始清理河道,壘石造型,修築護提,河溝兩邊種上了許多不知名的花草和紅、白枝幹的垂楊柳。等到第二年七月雨季一來,整修一新的河溝溢著渾濁的河水將往日的臭味衝得無影無蹤。待十月份兩邊的別墅落成住進人,那河溝已是清波盪漾,這裡成了市裡富人聚居地,不管是土老肥,暴發戶,企業家,還是港商,臺屬,以及省外的富豪,都以能在這片別墅裡佔據一畝三分地為榮。政府也把這項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