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大她 20 多歲的男人,成為繁衍後代的一個工具,很快在鬱悶中死去。
這位受人尊敬的詩人屢屢寫下諸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明明心中相愛,卻不能 在一起”這般絕望的句子。原來就是因為他那藍色性格的“欲說還羞”害死了自己所愛的人。
為何藍色即使喜歡卻很少主動開口,結果錯失機會? 總結起來藍色的不開口大多是因為多慮和自尊,在藍色的內心裡面可以包含幾層痛苦:第一,藍色期
待彼此心有靈犀一點通,覺得如果是落花有意而流水無情,說明自己會錯意,藍色會痛恨自己的自作多情;
第二,藍色非常害怕被拒絕,遭到明確拒絕或者暗示拒絕都是很沒面子的事情。藍色為了他那高尚的“自 尊”,卻有可能付出一生的代價。以下堪稱藍色在求愛中所說的最經典的話。
他,從未有過愛之體會。在他大四那年,由於他一直在一個固定的教室自習,注意到一個也一直在那 的女孩,巧的是,那個女孩每次都坐在他前面。他越來越喜歡她,但是他卻不敢有任何舉動,只是每晚默 默注視她的背影。大四第二學期,已經不用上自習了,為了心愛的女孩,他依然每天自習。當他把秘密告 訴舍友們後,其他 6 個哥們一致決定幫他走出第一步。
於是,當晚 7 個人一起去了教室。但是,無論舍友們怎麼鼓勵,他就是沒勇氣走出關鍵的第一步,舍 友們無奈地說:“看來我們也幫不了你了,自己努力吧。”回到宿舍,他徹夜難免,痛定思痛,決定第二天 無論如何也要向他心愛的姑娘表白。第二天晚上,他如期見到了她。經過了心潮澎湃、坐如針氈、七上八 下的內心搏殺,最後,他遞給姑娘一張紙條:“你好!我注意你很長時間了,你是一個溫柔漂亮的姑娘,我 能和你做個朋友嗎?”
女孩看完字條,開始收拾書本,完畢,站起來轉身問他:“我要走了,你要不和我一起走?” 接下來,他說了一生中最經典的話:“你先走吧,我還有幾頁書沒看完。” 我譽之為“經典”,倒並非完全出自於搞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藍色的計劃性決定了在表達前會把
對方可能的回應方式都考慮清楚,想好應對的話語,而如果對方的反應出乎他的意料,藍色會突然沒了方
向,不知所措。當藍色沒想到人家主動發出邀請,頓時亂了方寸。在藍色原已設定的程式中,是沒有這招 的,於是向來悲觀的他,第一反應就認為是被拒絕了,結果自然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句話。
典型的藍色對待自己中意的人,須學會“花開堪折直
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挑剔較真;化簡為繁
疙瘩朋友
還記得前文我提到一起去看演唱會的那個藍色
朋友嗎?他的抱怨和訴苦,讓我體驗與祥林嫂看戲的 感覺是什麼,但好歹還能看,你只要用“失聰”應付 即可;可比祥林嫂更恐怖的是“疙瘩朋友”。“疙瘩朋 友”的內涵是: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非常難伺 候。一旦你身旁有此佳人陪伴,那你就什麼都不要想 做了。
我們一起畢業的 8 個同學準備聚餐,召集大家說 意見,中間有一位跟大家不太一樣,原則很強,什麼 不吃辣的,什麼消費不能大於多少,什麼不能太晚超 過晚上八點半等等,大家本來都來自全國各地,興致 勃勃,結果就因為他一個人,這兒不去,那兒也不行,
最後大家不歡而散,飯也沒吃成。
“疙瘩朋友”相處困難的核心原因是他們的挑剔,這又迴歸到藍色的完美主義。他們為了實現他們心
目中的“完美主義”,他們心目中的“規則”,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會把他人的情緒破壞殆盡,會忘記 真正重要的是什麼,這也難怪藍色是最容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人。追求完美是正確的,但是不看場 合,則為不識時務。藍色具備超強的觀察力本是有點,但如果過分較真,就討人厭煩了。你是否聽說,有 人閱讀時發現書籍中錯字連篇非常氣憤,故而用數月時間將錯字挑出,寄信給出版社以求更正視聽,避免 貽害社會,健康的藍色配合社會正義感,這種作法值得我們敬佩。然而在生活中並非所有的事情都像藍色 想得那樣嚴重,就拿錯字來說吧。
幾個同事在一起看網上發來的一個討論日本人的笑話,大家笑得前翻後仰。這時有一個同事說:“慢 !” 大家都愣住了,他說:“這裡面有個字寫錯了,‘再’寫成‘在’了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