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囑意俄國駐北京公使彼得洛夫向清政府發出了外交照會,要求嚴懲肇事兇手,給死難的俄國平民一個交待。
彼得洛夫更揚言,清政府若不能給俄國政府和人民一個滿意的答覆,俄國的軍隊就將踏平唐努烏梁海乃至整個外蒙,以武力來討還公道。
原本就已暗潮洶湧的北京城,立刻變得更加的波譎雲詭起來。
各國公使相繼發表宣告,希望清政府和俄國政府保持克制云云。
在沒有掌握確切的情報之前,西方列強是絕對不會輕易介入其中的,只有確信其中有利可圖,唯利是圖的西方國家才會參與其中,或者幫著俄國向清政府施壓,或者攛掇清政府跟沙俄開戰,如何選擇就要看怎麼做更符合他們的利益了。
以醇親王載灃為首的滿清貴胄趁機向軍機處施壓,要求朝廷徵調北洋新軍前往烏里雅蘇臺與俄軍決一死戰,軍機處七大臣也分成了主戰跟主和兩派,整天吵得不可開交,躲在頤和園裡的慈禧老佛爺卻對此不聞不問,誰也不知道她心裡在想些什麼。
上海、天津、漢口、香港等地的租界報紙也紛紛刊載文章,指謫時政。
留日的中國留學生也爆發了規模空前的口水戰,什麼保皇派、維新派還有革命黨全跳了出來,康有為、梁啟超、楊度等晚清大腕以及章太炎、汪精衛等革命健將紛紛登場,在各自創辦的報刊雜誌上拼命撰寫文章,互相攻訐,鬧得是不亦樂乎。
一時之間,唐努烏梁海和烏里雅蘇臺成了中華最熱的名詞。
原本鬧得挺兇的北洋六鎮,反倒是偃旗息鼓了,這六鎮新軍除了鐵良的第一鎮,其餘五鎮全都是袁世凱親手編練的,以袁世凱的政治手腕,不說把北洋新軍經營得鐵桶般,可別人要想把手伸進他的院裡攪事,畢竟也不那麼容易。
不過,袁世凱卻漸漸有了坐上火山口的感覺。
以醇親王載灃為首的滿清貴胄,袁世凱並未放在眼裡,這些八旗子弟再怎麼蹦達,也不可能對他袁某人構成威脅,可是,慈禧老佛爺到現在都還沒有表態,就讓袁世凱感到隱隱的不安了,難不成慈禧老佛爺真對他起了疑心,要趁機奪他兵權?
憑心而論,袁世凱並不懼怕跟俄國開戰,也願意當縮頭烏龜。
總之,只要慈禧老佛爺發句話,讓袁世凱幹啥都可以,獨有一樣是袁世凱最害怕的,那就是奪他的兵權!
袁世凱出賣光緒帝,出賣維新變法之事,世人皆知,慈禧老佛爺的身子骨已是一日不如一日,眼見得是撐不了幾年了,一旦慈禧真的死了,光緒帝重新親政,袁世凱手裡再沒了兵權,那他袁某人和河南項城的袁氏一門還能有活路?
袁世凱正自憂心沖沖時,長子袁克定忽然進來稟報道:“父親,紹儀叔來了。”
“哦,紹儀來了?”袁世凱聞言大喜,連聲說道,“快,快請你紹儀叔進來。”
………【第71章 黑鍋該背還得背】………
稍頃,袁大公子袁克定就領著一個戴著眼鏡的斯文中年人進了書房,袁世凱早已長身而起,滿臉笑容地迎上前去握住了中年人雙手,親熱不已地說道:“少川,你可算回來了,最近你不在身邊,我這都快成了無頭蒼蠅了。”
“袁公過譽了。”中年人忙道,“卑職惶恐。”
這中年人就是袁世凱的故交好友兼鐵桿心腹,唐紹儀!
早在二十年前,袁世凱還在駐朝鮮淮軍中服役時,就已經與唐紹儀結識了,兩人是一見傾心,互相欽慕,後來就結成了政治同盟,袁世凱對唐紹儀頗多提攜,唐紹儀也為了袁世凱殫精竭慮,兩人可謂是相輔相成,相益得彰。
在袁世凱的心目中,唐紹儀的份量甚至還要超過另一個鐵桿親信徐世昌,因為唐紹儀不僅政務通達,還精善洋務,尤其善於利用西方的法律法規來反制西方列強,在外交談判上,唐紹儀也以強硬並堅持民族立場而著稱,很是為中國爭取了一些權益。
當下袁世凱將唐紹儀讓進了書房,又命袁大公子親自奉茶。
不等袁世凱發問,唐紹儀就主動說道:“袁公如此著急相召,應是為了發生在唐努烏梁海的流血事件吧?”
“正是。”袁世凱道,“這事攪得我頭都大了。”
唐紹儀沉吟了片刻,說道:“袁公,關於唐努烏梁海的流血事件,俄國政府跟定邊左副將馬亮的陳述存在很大的差別,馬亮說唐努烏梁海的衝突是由俄商引發,可俄國方面卻堅稱是烏里雅蘇臺的駐軍主動挑釁在先。”
“主動挑釁?”袁世凱連連搖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