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難度不大的課題,只是還沒有人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我因為一個思路上的突破,才得出更好的結果。從此以後我一直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導師讓我把論文改了23遍(2)
在板倉老師的研究領域,日本學術界有兩大學會:日本音響學會和日本電子情報通訊學會。這兩個學會每年都有公開的學術論文發表會議,前者每年兩次,後者每年一次。按板倉老師的要求,他的研究生在這三次學會會議上都要發表自己的論文。
我寫好第一篇學會論文之後,交給板倉老師審看。等我再拿到自己的論文,真是驚得目瞪口呆。只見上面滿是紅色的字跡,語言、思路、技術、表述等各種問題,改得五花八門。我改過一遍又交上去,原以為可以透過了,誰知又被打了回來。板倉老師是個追求超級完美的人,有時因為一個標點符號不規範、附圖示註中的字母大小不對、數學公式的比例不合適,甚至註解文字的字型大小不妥,他也會讓我拿回去再改一遍。我改了一遍又一遍,一共改了23遍,第一篇學會論文方才過關。
一篇論文如此反覆,讓我非常苦惱。我特別不理解的是,每個人的審美觀點不一樣,他認為小字型好看,我倒覺得大字型漂亮,為什麼非得要求我和他一致?後來我才漸漸明白,他的經驗足以支援他作出最精準的判斷,他知道在一篇論文裡怎樣安排是最合適的。在他的訓練下,我終於逐漸學會了如何把握寫論文的感覺。每年要寫3篇學會論文,每次都是這麼修改。一年以後,我修改10次透過。5年以後,終於變成一次透過。
論文寫好後,接下來是準備學會上宣讀論文時的演講。每次演講之前,每個學生在板倉老師面前至少要預演三次。如今在會議和演講時普遍使用的幻燈片演示軟體PPT(Powerpoint)當時還沒有問世,那時我們製作幻燈片用的是OPT(Overhead Projector,投影幻燈機)。他規定我們用10頁幻燈片概括整篇論文。如何在10頁內容中說清楚一篇論文的內容,重點是哪裡,圖表怎麼畫,文字要寫多少,他都教給我最規範的方式。預演時,板倉老師要求一定要準時在15分鐘內結束,控制時間的程度要精確到秒。頭一年,我在學會上演講時還基本是拿著紙在唸,隨後逐步可以脫稿演講,而且能非常好地控制時間和節奏。日後我的演講技巧,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於板倉老師的指導。
“簡單+勤奮”的第一個源頭
在我的人生裡,如果說有個人實實在在教了我很多東西的話,這個人無疑是板倉老師。在日本留學的5年,我一直在他手下作研究,他給我的印象,甚至可以說就是日本給我的印象。
我原來不是一個特別勤奮的人。到日本留學後,在板倉老師的高壓之下,拼命熬夜工作。為了能一週出一個課題成果,我學會了特別講究速度和效率。因此,無論是我工作時講究速度的方式,還是對待事情勤勉認真的態度,都是從他那裡學到的。他對我在論文演講方面的指導,也使我學會如何抓住重點,將紛繁複雜迅速歸納為簡單明瞭。可以說,
板倉老師的教導,是我的“簡單+勤奮”理念和風格的第一個源頭。
重視細節讓我受益終身
板倉老師對我的另一重大影響,是改變了我過去做事不細緻的缺點,並使我在未來的工作中一直受益。
任微軟中國公司總裁時,我能記住公司的1000多位員工每一個人的名字,這樣的方式不知感動了多少人。我每天都和員工接觸,做了很多讓他們感動的事。每天早上我都給大樓“不聽話”的電梯派一個“電梯阿姨”對電梯作合理的控制;我讓公司後勤人員幫助員工代繳水電費;在工作日,公司負責去機場和火車站接送來京的每一個員工的家屬;中秋給員工的親友寄送月餅……
在企業管理中,我所做的一切看上去都是細微小事,但是每件事都會讓員工感動,這就是注重細節的力量。
正是由於對細節的重視,在微軟公司透過第三方諮詢公司對全球員工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時,我領導下的無論上海微軟還是微軟中國公司,都成為微軟全球員工滿意度第一的分公司。由此我也成為微軟公司歷史上唯一一位兩次獲得“比爾?蓋茨總裁傑出獎”的人。
很多CEO都愛強調管理上的“抓大放小”,但在我的管理理念中,“抓大放小看細”才是正確的管理之道。
從洗碗工到大專教師(1)
透過板倉老師的研究生入學考試後,我的第一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