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用心不夠或不誠。
現在的人是不是都不追求“道”了?
現在的人是越來越搞不清楚什麼是“道”了……
。 想看書來
里仁第四 4。10
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之zhī於yú天tiān下xià也yě,無wú適shì也yě,無wú莫mò也yě,義yì之zhī與yǔ比bǐ。”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不會固執地堅持,也不會固執地反對,一切看是不是符合於‘義’。”適:專注。莫:反對。比:比鄰、靠近。
這個義,又是什麼呢?
說起來又複雜了。一般來說,義就是合理、正當,比如正義、道義、情義、忠義……
還有仗義,江湖義氣……
那是江湖上大家須要遵循的不成文的正當原則。孔子對君子的要求是,待人處事,你可以多包容,有彈性,但在“義”字上,卻是沒什麼商量的餘地。
大概當時大家待人處事,都太講究變通了……
可能的,就象我們很多中國人特別講究變通,不太講究原則。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里仁第四 4。11
子zǐ曰yuē:“君jūn子zǐ懷huái德dé,小xiǎo人rén懷huái土tǔ。君jūn子zǐ懷huái刑xínɡ,小xiǎo人rén懷huái惠huì。”
孔子繼續講解君子和小人的區別,他說:“君子關心德行,小人關心土地;君子關心法度,小人關心恩惠。”刑:刑法
,引申為法度。
德行和鄉土有什麼關係?
有土地就有財富呀。這兩句,講的都是面對利益時,君子和小人的態度。
那這兩句有什麼區別呢?
可能是貧富之間有所差異吧:對君子來說,富有時會想著施惠於人,貧窮時會想著不要觸犯法律;小人呢,富有時一心想著守住財富,貧窮時一心想著得到恩惠。
嗯,可是小人的想法,也很正常啊……
正常是正常,就是和君子相比,境界比較一般吧,俗話說,“君子思天,小人思食”,“君子爭禮,小人爭嘴”……
爭嘴?這話沒聽說過。
這後一句說的是,有教養的人講究禮貌,沒教養的人只爭吃的。
嗯,和孔子講的意思差不多,小人比較貪圖小利。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里仁第四 4。12
子zǐ曰yuē:“放fǎnɡ於yú利lì而ér行xínɡ,多duō怨yuàn。”
你會不會去巴結有權有勢的人?
不會!問這個幹嘛?
打個比方,你設想一下,如果你要去巴結有權有勢的人,為了什麼?
幹嘛要說我呀!用你自己打比方吧。
好吧。我想要升官,去巴結有權有勢的人,給他送一些禮品……
結果呢?
結果他沒有給我官做,我會不會有怨氣呀?
會啊,你心裡會想:唉,這禮品可是打水漂啦,這些當官的,一本正經些什麼啊!
那有權有勢的人,說不定也有怨氣呢:這小子,就送這麼些東西,太小氣了吧!
大家都有怨氣。
所以孔子說:“什麼都按照利益的標準行事,會招來很多怨氣。” 放:依照。
可是,如果他給你官做了,不就皆大歡喜了?
也會怨,因為我們的關係建立在利益上。比如,等他不做官了,我又會去巴結新的官,他覺得被冷落了,還會有怨氣,說什麼世態炎涼人情冷暖;而我面對新來的官,又要破費去
巴結……
好了好了,不說了,看你都成什麼人啦……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里仁第四 4。13
子zǐ曰yuē:“能nénɡ以yǐ禮lǐ讓rànɡ為wéi國ɡuó乎hū?何hé有yǒu?不bù能nénɡ以yǐ禮lǐ讓rànɡ為wéi國ɡuó,如rú禮lǐ何hé?”
怎麼又談到“禮”了,應該是上一章的內容吧?
不管這麼多了。孔子說:“能以禮讓的原則來治理國家嗎,這有什麼難的?不能以禮讓
的原則來治理國家,如何來對待禮呢?”何有:不難之意。
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