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經歷和創業經歷,使其精於資本運作。袁31歲時就當上了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是當時全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最高時袁個人身家據悉高達37億元人民幣。從中可以看出,袁確有驚人的商業智慧,一個人生具如此智慧,後來卻不務正業,走上了邪道,令人殊為可惜!袁的創業手法在目前中國的現實情況下,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可供所有創業者借鑑、參考。拼縫不僅可應用於企業與科研院所之間的技術交流,同樣可應用於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商品交流,甚至資本交流。張樹新敗走瀛海威後,帶領自己的一支新團隊,遊走於投資方與融資方之間,專做資本拼縫。張自承,數月之內,團隊的每位成員就又都重新完成了一次資本原始積累。拼縫之大有可為,由此可見一斑。當然,張的個人能力眾所周知,尋常人難以望其項背。張能做的事未必其他人都能夠做。資本拼縫極其複雜。就算是張本人,亦覺得做資本拼縫太累人,在透過做資本拼縫賺到足夠的本錢後,也開始謀求脫離拼縫生涯,專力於IT業投資。對於一般人來說,資本拼縫更困難。但資本拼縫做不了,其他的拼縫還是可以嘗試的。做拼縫的首要條件和關鍵條件是掌握資訊。=米=花=書=庫= ;http://www。7mihua。com
頭啖湯
廣東人喜歡喝老火靚湯,生意場上卻講究喝頭啖湯。所謂頭啖湯,就是第一撥兒出鍋的湯。頭啖湯好喝,鮮,最重要的是,喝頭啖湯得起早,不能起早的人沒法兒跟你搶。喝頭啖湯有講究,不但產品的頭啖湯好喝,技術的頭啖湯、資源的頭啖湯都一樣好喝。原愛必得創始人、現北大天正總裁黃斌在中關村頭一撥兒喝上攢機這碗湯,與他前後腳的還有聯想的柳傳志、達因集團的張璨,後兩者現在發得都比黃斌大。柳傳志是帶著一撥兒人幹,黃斌和張璨開始卻都是單打獨鬥。從1993年6月,黃就在中關村頤賓樓與人合租了一個小門臉兒攢機,當時黃只有3000塊錢的本兒。開始時因為不熟悉情況,第一筆20多萬元的生意就做賠了。當時長春來了一個使用者買機器,黃報了一個價,使用者很驚異,覺得在中關村能找到這麼好的價格,而且服務也不錯。誰知是黃把價兒報錯了,等接單後,黃準備大幹一場時,才發現自己是以低於成本價來報價的,算下來這單生意要虧1萬多元。黃當時面臨兩種選擇,要麼告訴客戶算錯價格,要求加錢;要麼找個藉口,推掉這筆生意。在仔細權衡之後,黃以做生意一定要講信譽說服自己,咬著牙把這筆單子做下來。誰知這一來倒成全了他。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長春客戶沒想到在中關村還能找到那麼便宜的機器,而且質量、服務都不錯。大概1個月後,這位東北老哥就又給黃下了個100臺的單子。那時中關村電腦配件的行情也像現在這樣變化多端,配件價格降下來後,黃把這100臺的單子做完,平白賺了10幾萬。從1993年6月到1993年年底,短短半年時間,黃靠攢電腦就掙到了50萬元。黃將這50萬視為自己淘得的第一桶金。“中國億萬富豪俱樂部”女會員張璨也是這樣。黃是攢電腦,張則是整臺倒電腦。後來黃也明白了這個道理,成立愛必得電腦公司做整機,但已經比張慢了一大步,所以,如今張已進入了富豪行列,黃則還只能算是一個富翁。1992年,北大“結業”的張與丈夫拉起達因公司,借了300萬,南下廣州倒電腦,2萬塊錢一臺的電腦到北京可以賣2萬3,一臺電腦就可以淨賺3000元,堪稱暴利。張因此一上手就賺了上百萬。在這個問題上,張比黃高明,但柳傳志又比張高明。柳傳志不但攢電腦、倒電腦,還用聯想的牌子自己做電腦,所以,柳的事業做得又比張大得多。同樣是一道頭啖湯,黃、張、柳各自喝出了不同的境界,也喝出了不同的結果,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值得玩味。
除了產品頭啖湯外,資源頭啖湯、技術頭啖湯,甚至概念頭啖湯的味道都不錯。近幾年,賣概念的“人才”集中出現於IT界,雖然投資者虧得直嘬牙花子,但是這並不妨礙出賣概念者在富豪豪榜上擁有一席之地。頭啖湯是永遠可喝,永遠好喝的,關鍵是你要有眼光,知道在哪裡能夠找得到頭啖湯,而且知道怎樣才能將這頭啖湯喝到嘴裡。否則的話,拿著個碗亂跑,只能讓人把你當成個要飯的。
摘仙桃
“摘仙桃”,胡志標用得最熟。現年36歲的胡志標系廣東中山人。胡出生於中山一個十分偏僻的小山村裡,村裡人迄今對胡最深刻的印象是能吃苦。胡因為家境貧寒,沒有讀過幾年書,很早就出來“跑碼頭”。胡對家電有一種天生的愛好,從小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