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說上傳分享
萬折必東(1)
孔子說到水的一個顯著特徵:其萬折必東,似意。 就是說,水在流行的過程中,不管河道怎樣百轉千折,最終必定東流入海,好像懷抱堅忍不拔的遠大志向。
譬如,水流於沙漠之中,惡劣的環境使之無法奔赴海洋,那麼,它就化為蒸汽,幻化為白雲,凝聚成雨,飄落大地後匯入溪流,繼續向海洋進發。
水的“萬折必東”特性,讓我們不禁想起蘇軾說過的一句話:“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在兇險頻仍、變化常現的商海中行舟浮游,這一點尤為重要。
施振榮說:“我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這條路走不通,我可以放棄,換條路,總歸會走通。”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柳傳志經常為聯想的員工勾畫聯想未來的藍圖。當時在聯想工作收入並不高,有一些年輕人想到外企工作,因為薪水會有成倍地增長。聯想希望大家留下。柳傳志告訴大家,隨著公司的發展,大家的收入一定會有很大提高。
當然,還是會有懷疑者。這時,柳傳志就談到信與不信的問題。結果,不信者走開了,而信者留下了,繼續前行。留下的人中,很多人如今承擔起更大的責任,包括楊元慶,包括郭為。
有時,在艱難的條件下堅持,需要一種精神狀態。1997年,柳傳志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曾認真思考過一個問題,假如聯想創業時,政府不是給他2萬元投資,而是500萬元或者1000萬元投資的話,會不會有後來的聯想?柳傳志說他思考的結果是不樂觀的。
與柳傳志的思考相契合,山姆?沃爾頓也是這樣看待沃爾瑪的成長。2005年,沃爾瑪已在全球擁有5350家零售店和2004年高達2879億美元的銷售額,蟬聯《財富》雜誌評選的全球500強之首。但是它誕生之時,卻只是一家街角小店。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思考沃爾瑪的誕生環境時說,如果起步時不是在小鎮而是在城市裡,如果開業時資金不是那麼少而是相當雄厚,那恐怕日後也不會發展如此壯大。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孔夫子有言“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成就大業的人,多是歷經艱難困苦的人。
困難磨礪人,考驗人,也成就人。所以,我們就能夠明白為什麼兩千多年前,勾踐非要臥薪嚐膽,用最困頓、最苦難的生活激勵自己,最終得以完成雪恥之志。
當被人問起“不斷地面對失敗,有沒有絕望的時刻”這個問題時,施振榮回答:“不會。我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這條路走不通,我可以放棄,換條路,總歸會走通。”
軟銀公司老闆孫正義也講到,事業需要一步步地積累,而並非某個階段上的“all or nothing (孤注一擲)”。這是一個漫長的道路。儘管暫時在某個環節取勝會讓人覺得很順利,但還會有意想不到的困難發生。所以,仍然需要踏踏實實地把事情做大。在某個環節取勝以後,要進一步擴大和延伸這種勝利,直到全方位地獲取最終的勝利。
“我是一隻不死鳥。”
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是一種慷慨,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但是直面慘淡的失敗則需要無畏的勇氣。最近,日本八佰伴集團前總裁和田一夫自述性作品《不死鳥——八佰伴集團前總裁和田一夫講述過去和現在》一書中,披露了八佰伴集團破產的詳細經過及和田一夫東山再起的前前後後,用不怕失敗、勇於面對苦難的樂觀主義精神感染了大家。
據和田一夫自己回顧,他的一生經歷過三次重大失敗。第一次是他在20歲的時候,家裡經營的蔬菜店被一場大火徹底摧毀,家中所有的積蓄也損失殆盡。第二次則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八佰伴的巴西分店被迫關門。而第三次,也是最為慘淡的一次,是在他68歲的時候,八佰伴宣佈破產,他從一個億萬富翁轉眼變成一個身無分文的窮光蛋。和田一夫雖然經歷了失敗,但從未被失敗擊倒過。他敢於面對失敗,對失敗形成了自己獨特且深厚的見解。他說:“我不怕失敗,而且我會總結為什麼失敗。”作為一名企業領導者,他更擁有面對失敗的勇氣和智慧。“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一個領導者應該具備的素質,那就成為一個真正的‘窮光蛋’了。” 和田一夫在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學員們講演時,希望以自己的失敗經歷給後輩們帶去一些啟示,他誠摯地告誡大家:“同樣的錯誤不能犯兩次,這是一個領導者應該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