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1 / 4)

小說:萍蹤傳書 作者:蝴蝶的出走

雪花飄飄的蘇聯首都。

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中部,人口800多萬,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和歐洲最大的城市,始建於12世紀中期。古有“第三個羅馬”之稱,也是世界上綠化最好的城市之一,而且比想象中要雄偉的多。一週的旅途結束在莫斯科雅羅斯基車站,大家又激動又緊張,忙著張羅著下車,根本都顧不上東張西望。列車剛剛停穩,成群結隊的俄羅斯搬運工,蜂擁而上,如果給上一瓶白酒,就不用付盧布了,無論你有多少行李,都給扛下車廂,堆放在月臺上粗笨的手推車上,然後搬運到火車站外的出租汽車站。高頭大馬的白種男子,胼手胝足充當苦力,這是蘇聯和東歐的一道風景線,西歐是絕對見不到的。中國朋友們就此握手,分道揚鑣。前往西歐和北歐的,因為是第二天的火車,即乘上中國使館的交通車,到使館招待所過夜,十五美元一夜,比莫斯科普通的旅館便宜不少。前往東歐的,因為半夜就可上車,即乘計程車到莫斯科基輔站籤票,然後在那裡候車。

破舊的計程車在莫斯科積雪泥濘的大街上,搖搖晃晃向前賓士。嚴冬季節灰濛濛的天色,無疑奪走了這個共產主義帝國的生氣,不過,俄羅斯風格的雄偉建築和寬闊異常的馬路,不失壯麗的氣勢。說實在,我很喜歡俄羅斯和莫斯科。莫斯科人很注重儀表,衣著整潔。在冰天雪地之中,漂亮的婦女,厚呢子裙,腳穿長統靴,身著毛皮大衣,是莫斯科冬天的一景。不過莫斯科酷冷,男女老少都戴帽子。俄羅斯的文化,教養絕不次於西歐那些暴發戶國家。想到俄羅斯的文學,科學和交響樂,看著這個偉大的國家,不禁肅然起敬。它後來的沒落,實在匪夷所思,或許國運不濟,但是我堅信終究有重生之日。很多年輕人的打扮很西方化,奇怪的是商店貨架上的商品實在無法恭維。蘇聯有世界上一流的工業,科學和藝術,也就是有世界一流的腦袋,就是搞不了輕工業和民生工業,是很滑稽的現象。莫斯科的私家車普及率很高,大多數是本國製造的伏特加。不像中國,幾乎見不到日本和歐美的進口汽車。。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八章

到了基輔站,經過一場馬拉松的討價還價,高先生讓一群在車站前兜生意的搬運工,把他的超級行李運進候車大廳寄存處。我們即用自備的摺疊手推車,把自己的行李送進去。當即我們在設在車站的蘇聯國際旅行社籤票,令人驚奇的是,旅行社人員幾乎不通英語,我們汗流浹背的比劃了半天,再加上高先生的限於十位數的俄語翻譯,還是無濟於事,正在發愁犯難之際,一位好心的蘇聯男子幫了我們。康斯但丁和我們同路,一口俄羅斯口音的英語,是蘇聯駐匈牙利辦事處成員,父母和妻子都在布達佩斯,有一個四歲兒子,另一個正懷在嬌妻肚子裡。他的出現,一切困難迎刃而解。以後有了他的護駕,一路順風。

基輔站和雅羅斯基車站的候車大樓,是那種莫斯科比比皆是,厚重雄偉的古老建築,高大的圓柱,拱形的天頂,四周是典型的俄國風格的壁畫和浮雕,看得出有不少年代了。這些可以追溯到沙皇時代的藝術,卻也能夠與供客人消遣的閉路電視,現代化的酒吧和紅色政治宣傳畫奇妙協調。當時的蘇聯是物質匱乏,官僚主義和意識形態化,我們會毫不陌生的發現商店前的長隊,生硬甚至無禮的服務質量和無所不在的紅色標語。接下來我們開始搭乘地鐵逛莫斯科重要景點。

莫斯科是歐洲最大的城市。歐洲各國的都市,大都修建有地鐵,不過沒有哪一座城市的地鐵能夠和莫斯科的相媲美。莫斯科地鐵有一百五十個車站,五百部電動扶梯,地鐵的深度,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每座地鐵站都有獨特的風格,經過眾多的建築藝術大師的設計和手筆,簡直是超級地下藝術殿堂,集建築、裝飾、繪畫、雕刻、與歎為觀止的工程為一身,是俄羅斯深埋在地下最大的寶貝。莫斯科地鐵自動扶梯速度驚人,直立著墜落,回頭往上看,已經遠離視界,往下看,幻覺自己被潮汐力牽引下沉,飄向深不可測的黑洞奇點。拱門通道將人引入由圓柱和方柱支撐的大廳,穹形頂壁精美的浮雕和吊燈,牆面和地面鋪以貴重的紅白相間的大理石,在華麗水晶燈下,以著名文學主題,配上歷史人物的雕塑與巨型壁畫,顯得富麗堂皇、氣度非凡。一路上觀賞這座地底下的羅浮宮,著實為俄羅斯文化藝術博大精深所震撼。地鐵藝人的表演,頗有水準,手風琴,提琴和銅管樂器的優美旋律,迴腸蕩氣,餘音繞樑。

紅場位於紅線,綠線以及藍線的交叉站。出了地鐵站,我們可來到這個世界聞名的廣場,令人吃驚的是,與天安門廣場和上海人民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