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1 / 4)

小說:東北謎蹤 作者:蝴蝶的出走

這裡的村委會只是五間大瓦房,就在村口不遠,很快就到了,車剛停下,就看到院裡走出來一人,黝黑的面板,披著軍綠的老式大衣,一臉絡腮鬍子,正往這裡張望著,司機大哥一瞅,告訴我們這人就是這村的村長。

沒等我們說話,那司機搖下車窗卻先衝那人嚷上了:“趙老四,城裡來人了,要來你們村找找文化,村兒裡要出名了啊!”

這下可好,不用我們為難如何開口了,心裡頓時對這司機大哥很是感激,給大牙遞了一個眼色,大牙心領神會的去給司機大哥付車費,就看到司機大哥眉開眼笑,按了兩聲喇叭就絕塵遠去。

這時叫趙四的那漢子向我們這邊走了過來,一邊走,一邊大聲的問:“你們有啥事啊?找誰啊?”

我和大牙緊走兩步,然後點點頭,象徵性的打了個招呼:“這位大哥,我們是中國民俗文化保護協會的,您聽說過吧?我們的職責是搶救保護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推進‘民間文化之鄉’建設,進一步挖掘整合中國民間民俗文化資源,透過檔案保護、博物館保護、教育保護等一系列措施,使傳統文化得到傳承與發展。做為公民,每一個人都有義務保護民俗文化,並有義務配合相關人員工作,您明白嗎?”

這一通官話蓋下來,估計是把那個叫趙四的漢子弄得有點暈了,眼睛瞪的挺大,伸著個脖子,聽我說完了,不住的點頭,小心的說:“哦,原來是政府工作人員啊,我是這村的村長,517Ζ我叫趙國正,村裡人都感我趙四。不知道需要我們村咋配合?有啥事你們就吱聲。”

我們一聽,心中暗笑,不把他唬住了,這事真不好往下開展。大牙舔了舔嘴唇,對那叫趙四的村長說:“趙村長,國家的政策形式,你做為村長肯定是瞭解的,新農村建設與民俗文化保護是相輔相成的,在新農村建設中有著很大的作用,所以我們在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同時同樣不能忽略民俗文化的繼承與保護。我們這次過來,主要是為了考察一下村子古時留下的相關民俗文化,聽說我們這個村子名子的由來是因為村裡曾經有一座娘娘廟吧?”

有時候不得不說,大牙說謊話的時候比說真話時要流利多了,嚴正義辭。連我在旁邊都聽得跟真事似的,就別說那個趙村長了。聽大牙這一通說,似乎才明白我們來的目的。

趙村長撓撓頭,叭嗒一下嘴:“要說起這娘娘廟,據說以前還是有過,但是究竟在哪疙瘩,我還真整不太準稱,不過村裡有幾個老戶,一直在這兒住好幾代了,備不住他們能知道。要不我帶你們去看看?”

我看了一眼大牙,然後對趙村長說:“既然這樣,就有勞趙村長了,將來彙報時一定會向上反映趙村長的支援態度,您這樣支援我們的工作,也是在幫助中國的民俗文化建設,中國的民俗文化是屬於全中國人民的,您這也是幫了全中國的人民,功德無量啊。”

大牙也接著說:“我們經常在下面村子裡走,一年有大半年在不同的地方東奔西走,還是農民樸實啊,到哪兒裡都很熱情,吃的、睡的都安排的很盡心,我們心裡也很感動,都是國家的政策好啊。”

那趙村長聽我和大牙一唱一和,也有點激動,一邊在前邊帶路,一邊回頭對我們說:“嗨,農村也就這樣,也沒啥好東西,難得啊有你們這樣的城裡人肯下來,要是不嫌棄啊,就在村子裡對付住下,村委會有地方住,村民家也都有地方,就是怕你們嫌棄。”

我連忙說:“哪兒能嫌棄,都是農村裡出來的,莊稼院的生活習慣的很,有個能住的地方,落個腳就行,我們也就是三兩天就要回省裡去彙報了,這次我和程主任只是來看看路,並沒有專業的人員跟過來,也沒有檔案批文,主要是走訪一下,如果有可挖掘價值,我們還會再來,那時候電視臺、報紙、廣播都得來這兒訪,對咱們村也是件好事。”

聽我這麼一說,趙村長嘿嘿的樂了,一個勁的說我和大牙實在人,好交。

第一卷 十三副神鎧 第28章 神仙道姑

據趙村長講,村子裡的住戶大多都是解放後開荒過來的,坐地戶沒有幾家,村東頭老孟家和老古家都是村裡的坐地戶,祖祖輩輩就住在這裡,估計他們能知道點,要是他們也不知道,估計這屯子裡也沒有誰能知道了。

跟著趙村長東拐西繞,到了一戶宅門前,紅磚院牆,四四方方很規整的大院,大門是鐵板門扇對開的,伸手推開院門,是一條紅磚斜拼的甬路,正對著房門。正房是三間大瓦房,新漆不久的窗戶和門色彩鮮豔,看著很喜慶。窗戶外面釘著一層塑膠布,影影綽綽的看不清屋裡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