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模樣,道:“我是被人冤枉死的,我怨氣不散,不能輪迴,你知道這一切是誰造成的麼?其實就是你們佛門啊。”唐僧終於睜開雙眼,語氣平淡的道:“張施主,冤家宜解不宜結,你一身冤情,貧僧也知曉一二,正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施主不如放下這因果吧。”
張文哈哈大笑道:“放下,憑什麼放下?你害死我全家,又將我轉世之人害死,我們的冤仇太深了,你還想讓我放下,不可能。”
第七十三章 你來背這罪孽
唐僧嘆道:“張施主,冤冤相報何時了,你我之間冤仇貧僧心中也過意不去,只是當初你開出天價船錢,讓我們誤以為你是妖怪,這番因果也因為施主心貪所故。”
張文怒道:“既然我心貪,你打殺我便是,為何還要將我妹妹害死,而且連我那妻女也不放過,最後前行給她們加上莫須有的罪名,還得她們慘死,我心不甘,我心不甘啊。”
唐僧慢慢回想起當初之事,安定的心神再也不能保持,當年在流沙河邊發生的一切如同昨日往昔,一幕幕回放眼前,唐僧越看越心驚,到最後,整個心神都被牽動起來,一股自悔的心情慢慢滋生,隨著當初畫面不斷轉換,唐僧越來越後悔,越來越恨自己。
張文見得唐僧已經被勾起當初記憶,而且被困其中不能自拔,他恨道:“唐僧,好好想想吧,我那妻子是無辜的,她沒有錯,我那女兒更是無辜,她什麼都不懂,你這樣對她們,心安麼?”
唐僧臉色盡是悲苦,懊悔在臉上完全表現出來,只是他畢竟修心多年,雖然被往昔事情牽動心神,可還是能掙扎著不被淪陷其中。
張文看著唐僧如此,心道:“唐僧畢竟是唐僧,雖然轉世九世,可他的心境修為卻不能小視,怎麼說我也是天下無敵了,當初我能算計天下諸聖,今天難道就不能對付唐僧。”
張文對唐僧一番說話都是沒用法力神通的,自從見了唐僧後,他就除了用障眼法欺騙唐僧外,都是以普通人的方法來對付唐僧。如今那唐僧心境還未破碎,張文只得再加一把火。
“唐僧,你還記得當初我們全家慘死後,觀音菩薩點化你的時候麼?當初你只是見到那一片的荒蕪,以為我們一家都是假的,可是你不知道當初的荒蕪是怎麼來的,觀音為了讓你安心。用神通**將流沙河邊緣百里內全部夷為平地,我們全家死了。死在你們師徒四人手上,可是我們整個縣城的人卻死在菩薩手上,而且這些都是因為你而起。只為了讓你安心。”
張文說得是聲色具動,唐僧聽得更是心神動搖,只是這一段話,他心神慢慢開始淪陷了。張文微微一笑,看著唐僧慢慢被自己的記憶折磨。
唐僧心神淪陷了。那極樂世界地準提接引看著變動的天數,面色動容,擔憂不已,只可惜唐僧被自己弄得心神淪陷,外人根本不能幫到什麼,為今之計只有依靠如來去點化唐僧,讓他脫離心中苦海,否則這取經大計,只怕不能完成了。
二聖將唐僧之事告知如來,讓如來前去點化唐僧。如來坐在靈山上道:“觀音尊者。唐僧在下界遭劫,心魔不除劫難難過,你下界去助他一臂之力度過這心魔劫。”
觀音拜道:“謹尊我佛旨意。”
如來道:“你此番下界。只需點化唐僧便是。此劫乃是唐僧心劫。萬不可陷入劫中。”
觀音下界後直奔鳳仙郡。只是片刻就到了鳳仙郡上方。觀音正要下去。一道怨氣沖天而起。直奔觀音而來。觀音眉頭一皺手執楊柳枝輕輕一掃。那怨氣立即散去。只不過這怨氣剛剛被打散。片刻又凝聚成形。
觀音見此伸手摘下一片柳葉朝那怨氣一拋。這柳葉立即變大千百倍朝那怨氣一卷。立即將所有怨氣捲進去。隨後這柳葉回到觀音手中。觀音看著在柳葉中掙扎地怨氣道:“小小孽障也敢對本尊出手。不知死活。”說罷觀音將一道佛門法印打入那柳葉中。
只見得這柳葉中傳出一聲淒厲地慘叫。一陣白煙從那柳葉中飄出來。觀音臉色大變。伸手拿出玉淨瓶朝那白煙罩去。但見那白煙輕輕一扭變**形。張文道:“觀音。你雖有玉淨瓶。可我一身怨氣不散。你又如何降服我。哈哈。”
張文說罷化為煙雲朝下面飛去。觀音見此哪裡肯放過。玉淨瓶中一股吸力纏上那煙雲。這煙雲只是掙扎片刻就被收進那玉淨瓶中。
觀音不敢在對付那煙雲,只是將它困在瓶中,日後慢慢煉化。觀音到得那郡候府邸上方,見得唐僧在床上休息,面色正常,只是那眉頭微微有些皺起,似乎在做噩夢一般。
觀音對著唐僧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