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年4月1日下午開市後,8�90元買入10700股,第二天早上以9�66元的價格進行場外賣出委託,下午一開市便在大秦鐵路衝高過程中順利成交。
持倉時間才一天,大盤漲幅不到1%,而短線獲利卻達到了8%以上。大秦鐵路“超短線”投資的成功,從表面上看“一進一出”十分簡單,還帶有幾分偶然的成分在裡頭,但操作的背後、期間所跨越的四道“坎”兒還是讓筆者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給人以許多啟迪。
第一道“坎”——捕捉目標
2月初,大盤從低點反彈以來已有不小漲幅,賬戶裡的部分資金處於踏空狀態,想擇機進場,但選什麼樣的品種,是買漲幅已大的強勢股去圖快速獲利,還是買漲幅偏小的弱勢股以求安全第一,當時我選了後者。於是,在自己平時關注的品種中,專門挑了質地不錯、漲幅落後的13支股票(包括大秦鐵路),把它們收入到自己的“自選股”裡,作為密切關注的“預備隊員”。
第二道“坎”——伺機待買
目標進入視線後,無須急於建倉,日後還會有更好的時機供自己買入。記得剛入選目標股那天,上證指數2181點,從低點1664點起漲以來漲幅已達31%,而大秦鐵路9�39元,即使以2008年12月29日創下的調整新低7�53元計,漲幅也只有25%,在兩市屬於少有的稀缺品種之一。儘管當時很想買入,但最終還是決定防守等待,尋找更加合適的買入時間。在伺機待買階段,對入選的13支股票,“優勝劣汰”的標準只有一條,這就是“誰跌多買誰”。
第三道“坎”——果斷出擊
〖JP+1〗兩個月後,上證指數從2181點不知不覺漲到了2400點以上,而大秦鐵路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