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傅燮在城樓上聽到賊軍之中,有人用自己的家鄉話喊叫。當他走到城牆邊上,看見一大片胡人騎兵下馬跪在城下,向自己叩頭。他一下子明白過來,這是家鄉北地郡的胡人。
胡人對他喊道:“我等皆懷太守恩德,不忍加害,願太守出城,我等願隨太守還鄉!”
傅燮之子傅幹,年僅十三,此時對父親說:“國家昏亂,遂使父親大人不能容於朝堂。現在大人的兵馬不足以自守,不如聽從羌胡之言,還歸鄉里,等天下有道,再出而輔政。”
傅燮止住兒子繼續往下講。
“你知道,我是一定要死於國事的。只有聖人才能通達地處理節操問題,其次只能守住自己的節操罷了。當初殷紂王暴虐天下,周武王興師為民除害,而伯夷卻以為以下犯上,為不義之舉,故而不食周粟而死。我遭亂世,不能養浩然之氣,卻又食了朝廷的俸祿,又怎能逃避國難?我還能去哪兒?必死於此!你有才智,勉之勉之!我的主簿楊會,乃是我家的程嬰,可以託孤,今後,你可依靠於他。”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品漢朝》第五章 烽火狼煙(18)
第二天,叛軍做好了一切攻城的準備,擺開了陣勢。臨下達攻城命令之前,叛將王國讓已經投降的酒泉太守黃衍到城下喊話:“南容君!天下已非復為大漢所有,南容君是否有意擔任我等的統帥?”
城上的傅燮拔出佩劍,大聲喝道:“你是大漢的剖符之臣,反而為叛賊充當說客嗎?”
王國揮動馬鞭,羌胡兵馬如旋風一般,將漢陽郡城掃蕩一空,傅燮陣亡。朝廷下諡號,曰:“壯節侯”。
漢陽陷沒之際,漢軍司馬馬騰率部反水,投靠韓遂,他倆結為異姓兄弟,共推王國為主,進而抄掠三輔。
九月,幽州遼西發生了烏桓與漢人的聯合叛亂。
張溫進討涼州時,朝廷調發幽州烏桓突騎三千人,中山相、幽州漁陽人張純要求擔任將領,張溫卻任命涿郡人公孫瓚為將。烏桓的酋長丘力居根本不想給大漢賣命,軍隊剛剛開到薊縣,就謠傳軍糧沒有運出。於是一夜之間,軍隊紛紛叛回烏桓部落。烏桓知道大漢政府饒不了他,於是聯合張純以及故泰山太守張舉,舉兵叛漢。殺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官吏。叛軍擁眾十餘萬,屯駐遼西郡肥如縣。張舉自稱天子,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移檄天下,歷數當今天子的罪過,稱張舉當代漢;並命天子退位,京師公卿速來幽州奉迎新天子。
這是大漢的朝廷命官聯合異族叛亂的開始。
本月,詔:張溫平寇無策,免去太尉之職,以崔烈代之。
十月,南方長沙郡人區星率萬人暴動,自稱將軍。詔議郎孫堅為長沙太守。當月,孫堅平定民變,封烏程侯。
十一月,王國包圍陳倉。
皇甫嵩將軍退居在家,除了閱讀王符的《潛夫論》和歷朝平羌史料之外,家中日日賓客盈門,驛馬不斷,將軍仍在規劃戎機。陳倉被圍的訊息傳出,他說:“該我出馬了!”
果然,詔書下達,拜皇甫嵩為左將軍,督前將軍董卓,合兵四萬討賊。
董卓雖然瞧不起張溫,但對皇甫嵩卻佩服得很,因為皇甫規和張奐都是他的上司。皇甫氏又是涼州人,與自己同鄉。可這一次出征,在戰略上,董卓與皇甫嵩發生了分歧。
董卓認為:陳倉危急,宜速往營救。而皇甫嵩卻認為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陳倉雖小,但歷朝歷代均為軍事要塞,城守堅固。王國兵馬雖強,但久攻不下,其眾必疲。疲而擊之,全勝之道。
皇甫將軍按兵不動。八十多天之後,時已中平六年二月,陳倉來報,賊眾解圍而走。
皇甫將軍下令追擊。可董卓卻進帳諫道:“兵法雲:窮寇勿迫,歸眾勿追。”很顯然,他這是有意與主帥唱反調。皇甫將軍看得出來,但沒有動怒。
“董將軍,以前,我不進擊,是避其銳氣。現在追擊,是由於賊軍已衰。我軍所擊,乃是疲師,並非歸眾。王國的兵馬正在撤退,沒有鬥志,我軍以整擊亂,並非追擊窮寇。”
皇甫將軍又命董卓擔任後援,自將主力追擊叛軍,連戰大勝,斬首萬餘級。皇甫將軍並未獨佔功勞,他太有修養,可董卓卻以為這是對他更大的羞辱,心懷怨恨。
王國兵敗,其部將韓遂、馬騰等謀劃之後,廢了這個不中用的主子,用兵馬劫持了一個涼州名士做主子。
這個人,就是勸說皇甫嵩將軍反叛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