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縣子,長安縣子……”眾人身後的一處座位上,方氏口中喃喃自語,臉色慘白一片。
第三百四十六章 攤牌
先是德高望重的佛門大師,再是背景深厚的寧王世子,緊接著又是身份尊貴的一國公主,最後連當今天子的聖旨都到了,剛剛被陛下封為長安縣子的李家長孫,瞬間就成了場內唯一也是絕對的主角,包括老夫人自己,再也沒有人在乎六十大壽的事情。
李易對此心存愧疚,老夫人倒是毫不在意,反倒是比之前更加的高興,彷彿這件事情,比她的六十大壽還要重要一樣。
這也不足為奇,開國之後,數十年來,雖然國家一直都有動盪,但大抵還算安穩,想要靠軍功來掙得爵位,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多也不過是賞官賜田而已。
當今天子在位十餘年,更是在有意的消減爵位,封爵者寥寥無幾,在京縣獲封子爵者,這是近些年來頭一個。
這其中代表了什麼,自然不言而喻,為了李家的延續著想,老夫人不能給他更多的東西,心中難免愧疚,現在看來,李家能給他的東西,又怎麼能及得上皇恩?
還有什麼是比得到聖上眷顧更好的呢?
在老夫人的壽宴上搞出了這麼大的動靜,席間李易自然會被各種各樣的問題淹沒。
其中當然包括他和世子以及公主之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聖旨上說的一樁樁一件件功勞,具體又是什麼意思……
李易也只是簡要的說了一下和世子殿下以及公主是在慶安府認識的,無意中做的幾件事,沒想到對國家有這麼大的用處,至於和皇帝在花園裡聊天,順便把他從鬼門關拉回來的事情,為了他們著想,李易一個字都沒有提。
李明澤等人也只是知道,李易的縣尉之職,是陛下御筆親封,卻也並未深究,當今陛下愛惜人才,因為一篇文章特許恩准入仕的寒門學子不知有多少,他們也只當這是其中的一件。
然而,今夜封爵聖旨的到來,眾人終於明白,陛下對於他是何等的重視。
不過二十歲的子爵,誰也不知道他以後會走到哪一步,李家對於他來說,終究還是太小了。
李明澤思忖了片刻,看著李易說道:“我之前還在猶豫,以後要不要將家主的位置留給你,現在看來,為了李家,家主的位置,交到你的手上,果然還是最合適的。”
方氏聞言,臉色鉅變,卻也只是低著頭,沒有言語。
今非昔比,一個不到二十歲的縣子,就算是丈夫現在將李家家主的位置讓給他,李家眾人也不會有人反對。
老夫人臉上的表情不變,同樣的看向了李易,顯然也支援自己兒子的決定。
同桌之上,一眾李家核心人物對於家主的話並不意外,一個家族要想長久的延續下去,永保繁榮,不至於衰落,是需要每一代家主不懈努力的。
李明翰雖然是長子,但卻不會是一個好家主,從他完全不顧家族帶著一個普通女子私奔就能看出來,這些年來,要不是現任家主苦心經營,李家早已經沒落的不成樣子,比之現在還遠遠不如。
而李家的小一輩,包括家主的兒子在內,卻並沒有什麼傑出人物,不說沒有能力引領李家再現輝煌,甚至連維持現狀的本事都沒有。
這個時候,將李家的未來交給擁有聖眷,又和皇室關係密切的李易,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而且,他是李家長孫,這一切名正言順。無論是外人還是李家人,都沒有對此指手畫腳的資格。
柳如意看看眾人,又看看李易,見氣氛沉寂異常,本來伸出去的筷子又收了回來。
被眾人的目光這麼注視著,李易忽然笑了,說道:“二叔,我生在慶安府,長在慶安府,其實在來京城之前,我只是想著等奶奶過完壽誕,就立刻回去的,從來沒想過做李家的家主,要不是陛下的這道聖旨,最多過兩日就會啟程。”
對面的方氏聞言,微微的抬起了頭。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
李明澤還想說什麼,李易再次說道:“我和父親一樣,都不是做家主的料,李家到了我的手裡,怕是會沒落的更快,二叔如今正當壯年,李家在您的經營之下,才不至於沒落,至於以後……那該是英傑和英才他們的事情了。”
李易並不是謙虛,柴米油鹽的小日子才是他喜歡過的,有如儀,有如意,有小環,哪裡都是家,他有自信能將這樣的日子過好。
至於做一個大家族的家主,每日為了家族的興衰而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算計過來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