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人類的力量,要從這一點到達那一點,就需要耗費如此漫長的光陰。
所以在人類以往的恆星際航行構思中,都是以無比巨大的飛船來作為載體的,飛船之上,至少要有數千人的數量,因為這樣,才可以保證足夠的繁衍力,要靠一代代的人類交替接力去完成恆星際航行的夢想。
當然,蕭宇是沒有這方面顧慮的。只要有充足的燃料保證中央電腦的開機,時間對蕭宇來說就是一個單純的數字,一千年和一萬年只是數字大小不同而已。
到現在,蕭宇離開地球已經有差不多十年的時間了。這十年之內,發生了許多的事情。從木星逃亡,到降落土衛六,到第一個基地建成,種種種種,點點滴滴,都一一從蕭宇心中淌過。
“人,總是要往前看的,家鄉雖好,雖然安全,舒適,但是不去外面闖蕩,怎麼可能有大成就呢。艦隊建設計劃,開始吧。”
蕭宇嘆息一聲,開始了自己的計劃。
第二十九章 太空電梯
在蕭宇的規劃中,“縣”級飛船,最低都是十萬噸級的重量,長最少有五百米。蕭宇衡量了一下自己的原料儲備,綜合計算之後,打算建造一艘三十萬噸級的“縣”級飛船,作為自己乘坐的旗艦,剩餘兩艘不妨稍小一點,就建成二十萬噸級的好了。
這麼大的飛船,就不能再從地面建造了,很簡單,因為體積太大,質量太大,建成之後,以蕭宇現在的科技程度,它沒有辦法從地面起飛。如果硬要從地面起飛的話,飛船的船體可能會受到嚴重損壞。
如果僅僅是船體損壞還算是好的,換成是百萬噸級的“市”級飛船,或者是千萬噸級的“省”級飛船,建成之後,它根本就不能處在大質量星體的洛希極限之內,否則,它會被星體引力整個撕碎掉。
蕭宇的飛船,雖然採用了最堅固,最堅韌的材料製成,可是它是空心的,除了外殼,內部大多都是空間,這樣總體算來,飛船的密度,甚至還比不上水。
所謂洛希極限,是指剛體或者流體在環繞大質量星體飛行時,不被其引力撕碎的極限距離。就以地球為例子來說,以蕭宇現在的科技程度,一艘千萬噸級的“省”級飛船,如果距離地球在兩萬公里之內,因為飛船船體各處受到的地球引力不平衡,它會被地球引力撕成碎片。以前人類發射的人造衛星,不被撕碎的原因是它們體型過小,材料堅韌的緣故。
科幻電影中,巨大無比的外星飛船從地球之上垂直起降,來去自如,可以肯定,它們是掌握了反重力科技的文明,否則,以如此巨大的船體來看,它們根本就做不到這一點。
以蕭宇現在的科技,距離掌握反重力科技,還差了一點。
雖然“縣”級飛船沒有辦法從地面建造,但蕭宇一早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是,在距離土衛六兩千公里的同步軌道中建造船塢,以便建造“縣”級飛船。
可是這樣的話,物資的運輸就成了一個大問題。目前,有能力在太空中穿梭的,只有希望號和曙光號兩艘飛船,但是相對於建造“縣”級飛船,動輒需要的數十萬噸材料來算,這兩艘飛船的運輸能力還是弱了點。
這個時候,提前設立的材料科技研究所就派上了用場。在這段時間之內,蕭宇已經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奈米聚合材料,其強度,至少超越了鋼鐵上百倍。
蕭宇為這種材料起名為“生命之繩”,他打算用這種材料,來製作一座太空電梯。
蕭宇派出了數量龐大的機器人軍團,在土衛六的赤道上,挖出了一個深有幾百米的大坑,在這個大坑處埋下了一塊重量至少有幾千噸的金屬塊,然後操縱著希望號來到了這個坑洞兩千公里(注1)的上方,懸停在那裡。
接著,希望號下方伸出了一條乳白色的繩狀物體。這個東西,就是蕭宇材料科技的最高體現,生命之繩了。一毫米半徑的生命之繩,最高可以承受將近十噸的拉力,這種材料的堅韌程度,可想而知。
而希望號下面伸出的這條生命之繩,半徑足足有二厘米。根據估算,這條生命之繩,足足可以承受將近四千噸的拉力。
這條生命之繩的一端安裝了一個小型的核聚變發動機,發動機發動之後,就會拉著它不斷的朝土衛六降落下去,直到拉出十公里之後,這條繩子才到了頭。
生命之繩的另一端也安裝著一個小型核聚變發動機,這兩個核聚變發動機將這條長有十公里的生命之繩固定在空中,隨著土衛六的自轉,一同緩緩轉動著。
然後希望號回航,重新裝上了一條生命之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