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易土生腦子裡忽然產生了一幅畫面——推骨牌。
他知道中國歷史上也有過使用方陣的經歷,宋朝政府就曾經針對金國騎兵出臺過‘以步制騎’的政策,其結果當然是慘敗,而且毫無意外敗的比任何一次都要慘。就像‘推骨牌’一樣,在騎兵的快速衝擊下,步兵自相踐踏亡命奔逃,一倒下就是一大片,扶都扶不起來。所以,對付方陣最好的辦法就是快速反應的騎兵。
問題是,此時易土生麾下可供指揮的騎兵最多不到一萬,要對付八萬人組成的十六個方陣顯然有些力所難及。
很快易土生又想到了奇兵制勝的另一件法寶——弓箭。穿越回來之前,易土生曾經看過一本叫做《明朝那些事兒》的圖書,作者‘當年明月’在書中分析了蒙古騎兵之所以可以橫掃全球所向無敵的原因,那就是弓箭。
蒙古人善騎射,每當和歐洲軍陣交手的時候,他們靈活多變,總是放箭,而且箭無虛發。用當年明月先生的原話說:進攻的時候射箭,撤退的時候射箭,甚至臨死的時候還在射箭。笨重的歐洲軍陣遭逢到蒙古人的弓箭立即就陷入到噩夢之中,無法自拔。
開疆第十六章戰況慘烈
更新時間:2011…10…1010:18:21本章字數:2156
易土生的騎兵團已經準備就緒,馬上的騎士全部不著鎧甲且手持強弓,為的就是要把速度發揮到極限讓笨重的歐洲軍陣無法捕捉,徹底將荷蘭第四集團軍拖入泥沼。先頭部隊正是由金剛佛、神陀、虯髯客率領的三十名紅衣劍手和三百名玄衣劍手。這些人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而且輕功卓越,一上手就能讓荷蘭人大吃一驚。現在這些劍手已經成了易土生克敵制勝的法寶了。
喬納森受到了查理七世的人質威脅不敢不鞠躬盡瘁儘管他對中國軍團非常顧忌但還是做出了比較大膽的戰略準備。他把八萬步兵全都壓上戰場硬是沒有給自己留下一個預備隊員,分明是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雙方約定三天後進行會戰。這種作戰方式說起來有些可笑,就像兩名騎士單對單的決鬥一樣表面上看靠的全都是素質實力一點花巧也沒有,但其實不然,這裡面的學問還是很大的,主要看指揮官的智慧了。易土生可不是什麼一諾千金的君子,假如他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打贏,那麼他會很果斷的賴賬,他之所以沒有賴賬,完全是覺得經過一番調整之後,己方的勝算非常之大。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戰鼓聲中,易土生親帥五萬大軍從岸邊的營地開出,迅速的注入弗里斯蘭西面平原所在的戰場上,形成與敵方正面對壘的局面。荷蘭軍團也從城中源源不斷的注入戰場,整齊的排列成十六個方陣,大約每個方陣五千人左右。很看書看整齊劃一,就像十六塊豆腐擺在戰場上,而且他們吼聲如雷,士氣高昂。畢竟是反抗侵略的衛國戰爭,士兵們已經卯足了力氣抱定了為國捐軀的真心。
歐洲人不懂得中國人敲鑼打鼓的這一套,看到中國人這邊矛戟如林旌旗飄揚還以為他們撒羊癲瘋呢。他們雖然沒有搖旗吶喊鼓聲如雷,但易土生隔遠眺望,發覺他們的團隊鎮定異常,絲毫沒有戰前的毛躁和緊張,斷定其必然是久經沙場之旅。
幾千步外的喬納森在望遠鏡裡看了一會兒之後也忍不住心中驚歎。中國軍團在幾千步外集結完畢,調動井然有序,迅捷靈活,軍容鼎盛,士氣如虹,而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雖然還沒有發動進攻,已經能隱隱的感覺殺氣風起雲湧般吹送過來。
鼓聲驟急。明軍突然同聲大喊,首先是兩翼的騎兵,像一對巨拳向前挺進,並且從緩步變為疾步。跟著中路騎兵也隨著鼓聲的節奏向前殺出,登時之間風雲色變,戰意橫空。喬納森沒有跟東方兵團作戰的經驗,這時才醒悟過來,原來明軍已經開始進攻了。倉促之下,立即下令十六個方陣的步兵向前衝鋒,果斷迎擊。
兩軍還沒有接觸上,喬納森就看出有些不對勁了,因為明軍的鼓聲響了半天,卻只看到騎兵移動,而列隊在騎兵之後的步兵竟然紋絲不動,此時已經和騎兵拉開了一段千步遠的距離。讓人不知所謂。
明軍陣營中,號聲再起。
兩翼各自奔出一對將近兩千人的騎兵,繞往外側,劃了一條巨大的黃塵滾滾的弧線殺將過來,蹄聲起落,轟傳整個平原,聲勢駭人之極。而位於大後方的明軍步兵依然絲毫不亂的在平野佈陣,只見易土生高高豎起的帥旗在步兵陣中隨風飄揚,一點進攻的意思都沒有。
喊殺聲加強,明軍的鼓聲也越來越急驟馬蹄由疾步轉為狂奔,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