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乃東吳公主,孫仁是也!”
那位戴著女人面具的女客一開口,便引起茶館裡的茶客們的一陣騷動。
原本在東吳,女性的地位不高,就算被男人帶上街來,也被命令不能隨便說話,就算是張揚如孫仁公主,她微服上街,也收斂了自己的行為,從不與外人交談。
可是這名女子,卻不顧自己身份,上臺招搖,而且還膽敢扮作東吳的弓腰公主。
仁公主一見此人,頓時怒火中燒,幾欲暴起。
楊林攔住了仁公主,說道:“公主殿下,你曾經答應過不才,無論何時,都不能生氣,難道說公主要失言於不才?”
楊林的一句話,令仁公主立即安分了下來,楊林便又道:“公主殿下,其實你不必遷怒於她,這位女子其實也可以是公主學仿的,吳地女人地位低下,可是這位女子,卻冒天下之大不韙,毅然上臺,與男人們爭辯,此種勇氣,試問有幾人能及?”
聽楊林這麼一說,仁公主倒也規矩了一些。
自從和楊林相遇以來,楊林就隔三岔五的向仁公主傳播一些“女子不亞於男子”之類的論調,仁公主聽得膩了,但也從來沒有想過應當如何去做,這位貿然上臺的巾幗女子,倒也開了一個先河。
不過雖然孫仁忍住了心中的怒氣,但是這位女子與茶客們的互動,卻著實令仁公主聽不下去。
只聽得那位女子,以嬌滴滴的口吻說道:“妾身即將嫁於曹操,遙想年少之時,被奉為掌上明珠,但不想卻身為女兒身,自古以來,女子只是男子的陪襯,縱然是出生在江東孫氏,也無法倖免,此番為了使江東免於戰亂,妾身雖不情願,但也只能依了民意,恨然出嫁了。”
女子的口音說得很悲憫,雖然她所說的並非是仁公主切實所想,但也觸及到了仁公主心中的傷口,仁公主鼻子一酸,眼淚差點流了下來……
然而當女子模仿著仁公主的口吻,將一番心理感情都表達出來之後,眾位茶客,竟然開始連番的叫好!
“好!”、“好!”、“好!”……
這些叫好聲,與掌聲輝映起來,仁公主聽得非常的刺耳,她聽不下去了。
見公主快要發飆了,楊林便立即帶著仁公主離開了經略茶館。
公主沉默不語,任由楊林帶到了一處偏僻的角落裡。
“公主殿下,這間經略茶館,正是江東民意的寫照,前不久,主公也曾經微服來過此處,當時有人模仿主公的模樣,說了一下大逆不道的話,主公非常生氣,將那人關了好幾天,差點餓死。”
“是嗎,兄長也……”
原來自己並非是第一個被氣惱的人,仁公主稍稍有些寬慰,不過轉念一想,原來江東的民意對自己這麼的不客氣,這真令仁公主心中寒冷。
楊林趁機說道:“公主殿下,在來到了這間茶館之後,你還覺得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嗎?當你發現了,原來自己犧牲一輩子的幸福,只是換來了這樣一群狼心狗肺的人的安穩生活的時候,你還會認為,自己嫁給曹操,是正確的決定嗎?”
楊林連番發問,仁公主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她的心情如冰塊一般,而楊林的問題,更令她無所適從。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仁公主用力的搖著頭,她不知道答案,也不想知道答案。
可是楊林卻並沒有管此時已經接近於狂亂的仁公主,徑直說道:“公主殿下,其實你也不必悲傷,因為這就是人心。”
“人心?”
仁公主不懂,茫然的看著楊林。
楊林又道:“公主殿下,人都是自私自利的,為了自己的利益,都會犧牲他人。東吳的百姓,為了倖免於戰亂,便不會對公主殿下的犧牲心存感激,他們會因為你的犧牲而叫好……其實不僅僅是這些市井草民,就算是東吳的重臣,也同樣是心懷鬼胎,張昭、虞翻、薛綜……這些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官職,為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甘願犧牲公主殿下一生的幸福。
不僅僅是東吳的重臣,就連高高在上的主公,他又何嘗不是如此?因為懼怕曹操的兵力,為了保住自己東吳之主的位置,主公他選擇了割捨兄妹之情,在富貴和權力面前,兄妹之情又算得了什麼?”
楊林的一番話可以說是火上澆油,將仁公主心中的那團火點得更旺了。
不過雖然楊林在挑撥仁公主和孫權之間的兄妹之情,但是這一次,仁公主卻沒有發難。
照著楊林的話說,整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