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不可一日無主,如若主公之位懸而未決,只怕江北曹操、荊州劉表,都會對我東吳趁虛而入,因此這主公人選,應當儘快斟酌才是!”
張昭搖搖頭,道:“當年孫將軍遇刺,自知命不久矣,特將我等重臣招致塌下,託孤於我等,說外事不決可問周郎,內事不決便可問我,所幸的是,主公勵精圖治,任用賢能,東吳國勢扶搖直上,我想主公正值壯年,可開創萬世不拔之基,誰又想,主公卻也如孫將軍一樣遇刺身亡,這可如何是好?
主公的兄弟中,叔弼驍勇善戰,有孫將軍當年之姿,但卻不幸早喪,季佐體弱多病,實不能委以重任,至於早安,資質平平,又是庶出,實不在考慮之列。”
張昭連連嘆氣,沒想到,主公才能出眾,他的兄弟們,卻找不出一個像樣的出來,張昭輔佐了孫堅、孫策、孫權三任主公,可謂三朝元老,他可不想江東孫氏陷入危機。
諸葛瑾道:“長史大人所慮,也正是在下所慮,新任主公人選,若是倉促選擇,只怕軍中將領不服,到時候東吳大亂,曹操還沒來,東吳就亡了……”
張昭思索道:“可縱然如此,這人選問題,又有何人能勝任?”
諸葛瑾想了一想,說道:“在下這邊倒是有一人選,但是隻怕長史大人不會同意。”
張昭問道:“子瑜所指何人?”
諸葛瑾笑道:“以長史大人看,仁公主如何?”
張昭大驚,道:“子瑜莫不是說笑話?仁公主乃女流之輩,怎能堪此大任?堂堂東吳,又怎能受女主掌控?”
自漢以來,民眾對於女主當權,都不敢苟同。
當年呂太后稱制,外戚專權,民眾多為所苦,故文帝之後的君王,都對身邊的女人多為防範,女子不能賦以權力,這是民眾們廣泛的共識。
諸葛瑾解釋道:“仁公主雖為女子,但才幹不亞於她的兩位兄長,若仁公主獲得軍中將領支援,定會使我東吳繼續繁榮。”
雖然諸葛瑾極力開導,但張昭只是一個勁兒的搖頭,他是斷然不會同意諸葛瑾的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