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都要管用,這正是郭嘉親來柴桑的最重要的原因。
郭嘉問道:“楊兄弟現在東吳身居何職?”
楊林慚愧道:“不敢當,官拜郎官。”
郭嘉道:“如此芝麻大的小官兒,怎能讓楊兄弟一展抱負,不如和在下一起回許昌,曹丞相禮賢納士,必能重用楊兄弟!”
楊林微笑,卻不說話,只管喝酒,郭嘉也陪他喝。
喝過幾杯之後,楊林才道:“早知道郭先生會如此說了,不過在這之前,請聽不才說說如何?”
郭嘉道:“在下洗耳恭聽。”
楊林娓娓說道:“不知郭先生是否知道,天底下有一種人,叫做精算師。”
郭嘉詫異道:“精算師?請恕在下孤陋寡聞,這精算師幾個字,在下從未聽說過,究竟這精算師是何種人,還請楊兄弟詳細道來。”
楊林道:“精算者,精於算計者也!能言吉凶禍福,能知過去未來,能斷人之生死,能斷事之發展!”
郭嘉道:“那豈不是神運算元鬼谷子之流?傳言道鬼谷子有驚天徹地之能,只消掐指一算,便能知天下之事,孫臏、龐涓,乃至蘇秦、張儀,皆出自他的門下,楊兄弟莫非也是鬼谷子的門人?”
楊林笑道:“鬼谷子何德何能,能稱精算師?所謂精算師,並非是求神問卜、招搖撞騙之人,而是以天氣、時辰、地勢、人情、風土、自然等一切能夠左右運勢之物來算計,從而得出最精確的結論,大至改朝換代、戰爭之勝敗,小至人的旦夕禍福,皆能夠在精算師的手中算出,天下之事,無論鉅細,皆逃不過精算師的掌握!”
郭嘉雖然頗為欣賞楊林,但楊林口氣頗大,言語之中,連先賢也不放在眼裡,因此沉聲道:“精於算計之人,周之呂望,漢之張良,雖都是大智之人,但也不能說他們算無遺策。天下之大,哪能一人就將一切的運勢算透,這精算師,普天之下,恐怕沒有吧?”
楊林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郭嘉道:“難道說,楊兄弟就是那個能將天底下的一切都掌握在手裡的精算師?”言語之中,頗有譏笑意味。
楊林道:“正是!”
郭嘉拂袖道:“笑話!”他沒想到是自己看中的人才竟然是如此一位輕浮無禮、大言不慚之人,有些失望,欲起身離去。
楊林又道:“信與不信,郭先生自可決斷,若郭先生不信,讓不才算上一算如何?”
郭嘉忍住氣,道:“既然如此,那就讓你來精算精算,不知你是要測卦還是測字?”
楊林笑道:“那些故弄玄虛的玩意兒,不才不屑於去玩,既然郭先生讓不才來算算,那麼不才就直言,言語之中如有得罪之處,還請郭先生海涵。”
郭嘉不語,只是默默點頭。
楊林上下打量郭嘉,隨後又飲了一杯酒,才道:“郭先生此行,是奉了丞相之命,來到東吳,向孫將軍求親的,可是郭先生到柴桑來,只見過孫將軍一面,聽說還鬧得不歡而散,從此以後,孫將軍閉門不見,郭先生卻並不著急,而是自信十足,是何原因?”
郭嘉道:“雖吳侯心有不甘,但為江東百姓計,孫曹聯姻,有百利而無一害,吳侯是明白人,自然知道其中利害關係,仁公主即便是他最親之人,只要假以時日,等吳侯想通了,自然會答應聯姻的要求。”
楊林道:“不才送信給曹丞相,說遣一使便可得到東吳公主,但成功與否,卻與不才無關,不才不會作為內應,也不會透露資訊於郭先生,在如此情形下,郭先生卻對此事依然有把握,是何解?”
郭嘉冷笑道:“什麼何解?天下大勢,順者昌而逆者亡,為讓東吳免於戰亂,吳侯定會同意將妹妹嫁與曹丞相,這麼淺顯的道理,難道你還不懂?”
楊林笑道:“非也非也,自古以來,人心叵測,郭先生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實在虛無縹緲,郭先生之所以信心勃勃,乃是因為郭先生還有最後的手段!”
郭嘉顫聲道:“什、什麼最後的手段?你休要信口雌黃!”
對方語氣稍轉,楊林毅然道:“不才雖然學藝不精,但天下之事,又豈能逃過不才的兩眼——郭先生,從一開始,你就沒有打算活著離開東吳,實際上你已身患絕症,為了報答曹丞相的知遇之恩,才以殘軀來到東吳,為的是給曹丞相一個發兵的理由!”
郭嘉手中的酒杯拿捏不穩,“噹啷!”一聲落在地上,這引起了門外守著的王寶的注意,不過他也只是看了一眼,隨即又轉過頭去。
楊林微笑,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