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身患頑疾,本就不久於人世,又加上愛妻被人毒死,劉表更加心力憔悴,一病不起,雖醫者盡力醫治,但劉表還是於五月病逝。
劉表死前留下遺囑,立劉琦為嗣,領荊州牧,劉表還將劉備招至榻前,託以荊州大事,劉備答應劉表,必定盡心輔助劉琦。
劉琦拜劉備為義父,劉備領兵鎮守新野,以待曹軍。
七月,曹操整裝完畢,興兵五十萬眾,來犯荊州。
諸葛亮知曹軍不可抵擋,便設下空城計,誘使敵將曹仁入新野城,待時機一到,引燃城中火油之物,新野火勢大作,曹仁軍死傷無數。
曹仁率殘兵出城,又遇趙雲攔截,廝殺一場,曹仁軍只剩數千,曹仁領兵趟白河而過,卻不料再次中計,關羽在上游令兵士撤去堵水的沙袋,洪水直衝而下,曹仁軍淹死者不計其數。
曹仁拼命衝殺出去,領殘兵敗歸,新野之戰,劉備大獲全勝。
劉備領兵至樊城,但樊城孤城一座,並不可守,於是諸葛亮建議退守襄陽。
劉備向劉琦求救,劉琦立即派兵支援,並派韓玄、張允、黃忠、文聘、魏延等將同往,劉備攜新野、樊城之民渡江,轉戰襄陽。
曹操大軍逼至襄陽,與荊州的主力在襄陽交戰。
曹操雖在兵力上佔據優勢,但襄陽所駐紮的全是荊州精兵,猛將如雲,因此曹操攻打荊州異常吃力。
雙方都損兵折將,其慘烈程度,不亞於官渡之戰。
曹操調兵遣將,卻始終無法攻破襄陽,賈詡建議曹操以霹靂車攻城,曹操採納其計,霹靂車投巨石落入襄陽城中,城中頓時哀聲遍野。
諸葛亮不甘示弱,造連弩,能十箭齊發,致使曹軍死傷無數。
雙方僵持不下,一月之中,曹軍每日攻城,城下屍體堆積如山,曹軍與襄陽守軍皆死傷無數。
曹操令人傳話,若襄陽死守不降,待城破之日,必將屠城三日。
於是襄陽城內,人心惶惶,眾將意見分歧極大。
諸葛亮謂劉備道:“主公,劉琦公子在軍中威望甚淺,將士不甘心為其效死命,今軍心不穩,望主公早作打算。”
劉備道:“備受劉景升大恩,怎能臨陣脫逃?”
諸葛亮又道:“主公是荊州最後所望,若是死於此處,只怕荊州再難迴天。”
諸葛亮苦勸,劉備這才無奈收拾自己部眾,連夜撤離,劉備走後,張允、韓玄率眾開城投降,曹操得以進駐襄陽。
文聘不肯降曹,曹操親往拜見,文聘感曹操誠意,乃降。
劉備保住有生力量,再加上黃忠、魏延等將主動來投,襄陽之戰,得失相抵。
劉備率眾敗逃至荊州,劉琦親往接見,劉琦知襄陽已歸曹操,連連搖頭,忙集中最後兵力於南郡,與曹操殊死一搏。
九月,曹操攻南郡。
劉琦開倉放糧,軍民奮力抗曹,曹軍遇難以想象之抵抗。
劉備、劉琦已無退路,南郡守得固若金湯,曹軍連日攻城,皆無功而返。
曹操大怒,下令三軍,誰若率先攻入南郡,便可封侯,又傳令,南郡城破之時,屠城三日,軍士們可任意在城中搶掠。
曹軍大振,攻城之勢愈加猛烈。
南郡守軍也不甘示弱,奮力抵抗,雙方軍力折損無數,南郡城內城外,到處都是屍體,而雙方均無從收拾,以至於屍體腐爛,臭味瀰漫。
兩軍比消耗,南郡守軍斷然耗不過曹軍,隨著戰事日久,南郡守軍漸漸不支。
曹操手下諸將勇猛無比,軍力源源不斷,諸葛亮縱有奇計,也力不從心。
劉琦、劉備見大勢已去,迫不得已棄城而逃。
曹操入南郡,下令屠城,三日之後,才重新整軍。
襄陽、南郡之戰,曹操雖得了兩座重要城池,但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軍隊死傷過十萬,且將士力竭,再難持續。
於是曹操下令三軍在南郡休整。
劉琦、劉備逃至江夏,才穩定下來,所率部眾不足一萬。
若曹操再興兵來犯,將無以抵擋,諸葛亮建議劉琦向東吳求救,但由於楊林的關係,劉琦對東吳心有餘悸,於是猶豫不決。
後經眾人苦苦建議,劉琦才派使者前往,使者是劉琦親信之人,但使者前往柴桑,卻無功而返。
使者帶話過來,說劉琦並不誠心,為表誠意,要將黃祖的首級送來。
劉琦大怒,黃祖是劉表舊部,鎮守江夏,從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