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
至於魯肅,他向來佩服荀彧的才敢,只可惜從未親眼見到過,此次一見,如見神人一般。
魯肅敬了荀彧不少酒,而荀彧雖然年老,但也照單全收。
在曹操一方的謀士中,楊林最佩服的只有兩人,其一是郭嘉,其二便是荀彧。
只可惜,一人沉迷於酒色,導致身患絕症,而另一人,已是老態龍鍾,名不久於人世。
楊林為不能夠與這兩位頂級的謀士交鋒而感到可惜,荀彧死後,只怕曹操一方,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謀士了,那麼,曹魏便會成為被自己魚肉的物件了!
荀彧在迷迷糊糊間,仔細的瞧了楊林一眼,隨後,他以不勝酒力為名起身離席。
荀彧悄悄的來到張遼身旁,輕輕的敲了一敲張遼的肩頭,道:“張將軍,借一步說話。”
張遼雖然也喝了不少酒,但仍然神志清醒,見荀彧神情凝重,便也起身。
荀彧拉著張遼來到一處僻靜的角落,張遼問道:“荀大人,你拉著末將來,所為何事?”
荀彧道:“張將軍,此次議和,雖對於我方,利大於弊,但是對於東吳,卻也是如此,沒有了我方的威脅,又和劉備簽了和約,東吳便能安心發展生產,在短時間內使自身富足,丞相雖致力於對付西北的敵人,但我方最大的威脅,並非在於西北,也不是劉備,而在於東南的東吳,赤壁之戰的大敗,只是讓我方警惕,倘若不能重視,落入了東吳的圈套,只怕會遭到更大的失敗!”
荀彧的話,說得張遼冷汗直冒,他雖是武將,但也經不住荀彧這麼一說。
張遼問道:“荀大人何出此言,無論如何,我方都比東吳強大,在平定了西北之後,小小的東吳,又何足掛齒呢?”
荀彧搖搖頭,道:“將軍所言差矣,這些日子以來,我與東吳的議和使者交談,知道東吳之主孫仁,並不簡單,孫仁雖是女流之輩,但其智謀,超出其兄數倍,雖我不知道是她自己的本事,還是她手下的人有本事,但可以知道的,是現在的東吳,早已不是當年孫策所率領的那群烏合之眾了,若我方小看了它,只怕會遭來橫禍!
我一生為丞相出謀劃策,但今時今日,我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因此,此次藉著酒興,特囑咐將軍兩句:那就是,無論如何,切不可答應東吳,與之自由通商,不然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張遼聽得詫異,但也只能夠點點頭,荀彧在現在所說的這些話,實際上和遺言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