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再一次回到了合肥,與東吳的軍隊匯合。
對於自己這數月來去了哪裡,楊林無可奉告,而程普等將也並沒有執著詢問,因為他們都知道楊林是主公的心腹之人,他的行蹤,只需向主公一人報告即可。
合肥之戰,在楊林走之前和楊林回來之後,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只是隔三岔五的,程普命人前去挑釁,但是當與曹軍交手之後,吳軍就立即撤退了,雙方根本就沒有死傷。
軍士們在合肥待得久了,都有一些倦意了,不過程普也無能為力,因為這是主公的密令。
在上一次差一點攻破了合肥城,而被炸藥炸掉的城牆,已經在張遼的指揮下修補完畢了,再也沒有留給吳軍什麼好機會……
不過雖然曹軍防守嚴密,他們的內部卻不得安寧。
令程普欣喜的是,曹軍的糧草,竟然被連續燒掉了好幾次,到了最後的一次,曹軍才發現,在合肥城的地底下,竟然挖出了無數條的密道。
那些被楊林僱來的盜墓者們,既然已經被曹軍給發現了,再繼續挖掘密道無疑是找死了,反正任務已經完成了,他們便紛紛的露面了。
當程普等將見到這麼多的盜墓者時,才大感驚奇,沒想到楊林竟然出了這麼歹毒的主意,還與三教九流之人為伍……
當然,無論如何,盜墓者的行為對於東吳一方是有利的,因此程普非常友善的遣散了這群盜墓者,並給予盤纏,讓他們能夠改邪歸正。
直到楊林回來之後,程普才舊話重提,道:“楊大人,既是對我軍有利之策,當與我告知為好,我命軍隊好生掩護,也不讓那群盜墓者有半分危險。”
楊林卻道:“程將軍,此是主公秘策,主公命在下去找盜墓者,為的便是燒掉曹軍的糧草,而主公也特意囑咐,此事不能告知任何人,因此在下才守口如瓶,還請程將軍見諒。”
雖然楊林所說的並非全是實話,但是在程普聽來,這起碼中聽,於是程普也不去責怪楊林,而是改而詢問其它。
程普道:“楊大人,我軍與曹軍在此地僵持已久,如今進不能勝,退又無處可退,我軍甚是尷尬,末將曾書信詢問主公,合肥之戰,當何去何從,可是主公卻回覆說,一切等楊林回來之後再說,楊大人,既然你已經回來了,那麼此戰,我軍應當如何?”
魯肅也道:“楊先生,此前,你叮囑於肅,縱是曹軍城中大亂,也切不可攻城,肅一直銘記於心,雖合肥城中因為糧草被燒,數次大亂,但我軍卻並未貿然進攻。楊大人,如今你已然回來,肅想問你,我軍是攻還是退?”
楊林微微一笑,在離開近衛軍之後,楊林並沒有和孫仁聯絡過,也沒有告知孫仁什麼注意事項,現在,孫仁竟然向前線的將領這麼說,也就是說,她已經將前線的部署交給自己了。
既然如此,楊林便也毫不退讓,道:“諸位將軍,可知主公的真正用意?”
在座諸將,有的晃著腦袋,不明所以,而有些則一副心領神會的樣子。
楊林也不管諸將究竟知道與否,此時此刻,已經是可以將所有的事實公之於眾了。
楊林道:“諸位將軍,其實主公命我等進攻合肥的用意很簡單,那就是拖住曹操的腳步,不讓曹操的勢力繼續擴張,我等只要在合肥耗著,無論勝負與否,曹操都不敢輕舉妄動,西涼的馬騰和漢中的張魯,便有了喘息之機,等這兩人的勢力穩固之後,便能夠從西北面牽制住曹操。
當然,除了拖住曹操的腳步之外,此戰的目的,還是為了耗損曹軍的實力,今時不同往日,昔日曹操採用屯田制,制後方穩固,縱是赤壁之戰大敗,也未能損傷其元氣,群雄之中,數曹操最強,曹操當之無愧。不過現在,我東吳因為種植了番薯,在農業方面,已勝了曹操半籌,若是比消耗,曹操並非是我方的對手,不過曹操卻毫無察覺,自以為是,除了增兵支援合肥之外,還數次送來糧草。
曹操的實力在悄悄的變弱,而我方的實力卻未受影響,因此,我軍進攻合肥的目的已然達到了,至於究竟攻下還是不攻下合肥城,那就無關緊要了。”
楊林之言,令眾將恍然大悟,就算是魯肅這位已然知曉此戰目的之人,在聽了楊林的詳述後,也真正體會到了主公的良苦用心。
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不能不說,孫仁主公的此計神妙,在潛移默化之間,就損耗了曹操的實力。
也有不明所以的,甘寧問道:“楊大人,單單是燒掉了曹軍的糧草,又或是殺掉了曹操的數萬兵士,就能說曹操的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