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兒開了門,只見一位官家公子正站在門前,嫣兒並不認得,好在這位公子言語間還算客氣。
“請問,是東吳的使者在此嗎?”
一聽這位公子的口氣,便是來找楊林的,嫣兒尋思著,難道楊林的名氣已經從柴桑傳到荊州來了嗎?
楊林也緩緩來到門前,對公子行禮道:“在下正是楊林,請問這位公子找在下有何事?”
公子也向楊林回禮,道:“我乃劉表長子,劉琦,聽聞東吳使者遠來荊州,特來拜訪。”
楊林道:“久仰大名,劉公子還請坐下說話!”
於是楊林便邀請劉琦進屋坐,由嫣兒奉茶。
嫣兒泡茶可沒那麼細心,只是用半溫的水衝了茶葉,送到了兩人面前。
這兩人,都是虛偽之徒!
一個明明已經料到對方回來,卻還問什麼“找在下何事”;一個雖說“特來拜訪”,卻選在了半夜三更的時分……
嫣兒對這兩人,可算討厭至極。
不過自己身為丫鬟,嫣兒還算恪守本分,在兩人談話的過程中,一直在旁邊伺候著。
只聽得劉琦問了楊林的官職和姓名,便道:“楊大人小小年紀,便能出任如此要職,他日必將不可限量,定是江東的棟樑之才。”
楊林笑道:“劉公子切勿謬讚,在下只懂得說書而已,受主公抬愛,才受封從事,只求苟且於亂世,並無稱雄之野心,倒是劉公子,正值壯年,定能使荊州日益昌盛。”
面對楊林的恭維,劉琦只能嘆氣,道:“楊大人有所不知,劉琦現在處境尷尬,稍不留神,便會被後母所害,哪敢奢求荊州之主?”
“怎會如此?劉公子乃劉表長子,理應子承父業,怎會被後母所害的?”
楊林假意吃驚,於是劉琦便娓娓道來。
劉表病入膏肓,眼看不久於人世,荊州的嫡庶之爭,早已不是什麼秘密,雖劉表喜愛劉琦,但無奈後妻蔡夫人慾立自己的骨肉劉琮,劉琦處境尷尬,知道蔡夫人慾除自己而後快。
劉琦在荊州,並未培養自己的勢力,親信不多,而蔡夫人則有其弟蔡瑁撐腰,在荊州勢力頗大,劉琦不是對手。
劉琦整日戰戰兢兢,不知如何自處,但不想此時東吳的使者竟來到了荊州,劉琦這才深夜拜訪。
既已開誠佈公,劉琦便徑直說道:“楊大人,劉琦只求苟活於世,並無野心,若東吳能助我奪得荊州之主,劉琦必定向東吳俯首稱臣,不知楊大人意下如何?”
人為了活命,自然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楊林也很明白,劉表的兒子,每一個像樣子的,這個劉琦,竟以整個荊州作為籌碼,懇求東吳相助。
就連一旁默默無聞的嫣兒,也不由得看低了劉琦這位荊州的公子,身為男子,怎能如此貪生怕死,生死關頭,理應奮力一搏,怎能如此畏首畏尾,尋人庇護?
只聽得劉琦又道:“劉琦聽聞東吳的新主是位女子,但我並無覺得有何不妥,女子治理天下,定能比男子更為出色,劉琦在此,為東吳祈福!”
說罷,劉琦向著楊林拜了一拜,按理說,他身份尊貴,不應如此作踐自己,可楊林也知道,這位荊州的公子可是沒什麼氣節的,因此並不詫異。
楊林道:“劉公子不必如此,在下情何以堪?只是楊林此次來,主公命我來見荊州牧,並沒讓在下插手荊州內務,因此尋求東吳支援一事,在下實不敢做主!”
楊林說得非常的誠懇,劉琦自然也知道事不能成,想想自己的父親劉表親派使者向東吳借兵尚不能成,又何況自己這位受人排擠的公子呢?
於是劉琦道:“既然如此,劉琦就不打擾尊使的休息了,劉琦這就離去!”
說著,劉琦起身欲走,楊林徑直叫住了他!
“劉公子,且慢!”
“不知楊大人還有何事吩咐?”
劉琦面有喜色,知事有轉機,便坐下詢問。
楊林又道:“劉公子切勿這麼快離開,在下剛才是說,主公不讓在下插手荊州的內務,那只是主公以使者的身份告誡在下的,但是卻沒說,在下不能以私人的身份插手,劉公子,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大可以和在下交個朋友。”
劉琦喜出望外,楊林在東吳位居高位,又受孫仁主公的信任,能攀上這樣的高枝,劉琦求之不得。
“楊大人哪裡的話,劉琦乃落魄之人,有人願意與劉琦為友,劉琦怎敢不從?”
於是兩人的關係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