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仁懷有身孕,不能飲酒,因此對劉備的敬酒,她也只能藉故推脫,不過這在劉備看來,卻是一種侮辱。
見劉備悻悻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孫仁擔心的問身邊的楊林道:“楊林,劉備會不會記恨我?”
楊林笑道:“仁,你放心吧,劉備唯利是圖,不足為懼,只要許給他一點利益,他就會和我東吳和平共處。”
楊林並沒有明說,而孫仁自然也心知肚明。
當下孫劉兩家,最大的敵人依舊是曹操,所以,兩家還沒有到翻臉的時候,孫劉聯盟,在一定的時期內還必須保持下去。
赤壁之戰,東吳雖然打敗了曹操,但是對於荊州之地,卻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畢竟劉琦才算是荊州真正的主人……
雖然劉備不滿東吳主公的態度,不過軍士們卻不顧這些,大吃大喝,當晚醉倒者不計其數。
第二日,孫仁命全軍修養,第三日,才揮師回柴桑。
孫仁與江夏劉琦、劉備道別,而手下諸將,也與劉備手下的將領道別。
大軍班師,孫仁遙望著江水,問楊林道:“楊林,接下來,東吳應當如何是好?”
楊林道:“仁,當下最重要的,是休養生息,雖然我軍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但曹操未死,因此,還不是我方乘勝追擊的時候,當務之急,是鞏固內政,發展生產,使民眾豐衣足食。”
孫仁嘆道:“我雖然是東吳的主公,但這些事兒卻不是很懂,楊林,這又要靠你的幫助了。”
楊林笑道:“仁,你就放心吧,我保準在一年之內,讓東吳的糧食產量翻上一番!”
關於這一點,楊林早就已經在部署了,因此他敢在孫仁面前誇下海口。
如若真令東吳的糧食產量翻上一番,那民眾們的賦稅就能夠減少許多,民眾們對東吳就會產生依賴和認同感,這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所必不可少的。
楊林與孫仁談笑了兩句,便不說話了,由於孫仁有孕在身,不宜在船頭久待,楊林便扶孫仁回船艙休息。
出來之後,楊林遇見魯肅。
在赤壁之戰中,魯肅和楊林甚少談話,不過這一次,魯肅卻是主動找楊林攀談的。
魯肅將楊林邀請到自己的船艙中,說道:“在下不知在東吳,竟有楊大人如此人物,赤壁一戰,全靠楊大人運籌帷幄,楊大人當居首功,他日,若東吳立國,這丞相一職,非楊大人莫屬。”
魯肅的話並非是拍馬屁,楊林也聽出來了,他說的全是真心話。
對於魯肅,楊林還是非常佩服的,因為魯肅的政治見解,並不在諸葛亮之下,之所以名聲不夠響亮,是因為他總是屈居周瑜之下,光芒都被周瑜給蓋住了。
見楊林沒什麼表示,魯肅又道:“楊大人,諸葛子瑜一直非常推崇你,起初,在下還不太相信,但是今日一見,楊大人之才,冠絕群臣,主公能有你輔助,定能開疆拓土。”
楊林笑道:“子敬太過謙虛了,你是東吳的骨鯁之臣,東吳的未來,全在你的手中,而不才,也不過是打腫臉充胖子罷了……不過,子敬此來,想必不是來和不才說奉承話的吧?”
楊林目光如炬,魯肅的小心思怎會逃過他的眼睛?
於是魯肅便開口道:“楊大人果然高明,在下的想法,楊大人一看便知,事實正是如此,在下此次邀楊大人來,的確有事相求。”
楊林道:“子敬不必多禮,不才的確辦了幾件令主公開心的事,因此不才之言,主公是會聽的,子敬若是想要討要封賞,或是想要謀求什麼職位,不才自然會在主公面前說好話;不過,若是子敬要為別人求情,那就請恕不才無能為力了。”
楊林的話,一下子就說進了魯肅的心坎裡,也就是說,楊林不會幫忙了。
於是魯肅有些失望,道:“既然如此,在下也無話可說了。”
楊林搖搖頭,道:“子敬,你空有王佐之才,卻為何如此婦人心腸?大敵當前,周將軍稱病不出,令主公親征曹操,如此行徑,你又何必為他求情呢?”
魯肅道:“可是,周公瑾乃當世名將,若與主公不和,只怕東吳軍士離心離德,他日若曹操再攻來,恐怕難以抵擋。”
楊林不聽,起身,魯肅想要再說,楊林已離開了魯肅的房間。
楊林欲回自己的房間,不想途中又遇諸葛瑾、王寶。
諸葛瑾向楊林轉述了其弟諸葛亮對楊林的看法,說楊林是驚世鬼才,不過楊林沒興趣關心自己的稱號,便與諸葛瑾客套了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