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前線戰事吃緊,因此曹操不得已進行徵兵,而曹操徵兵的訊息,也不脛而走,很快就傳到了成都的劉備耳朵裡面。
劉備大喜,謂群臣道:“這真是天助我也,曹賊的實力,也不過如此了,連馬騰也對付不了,還要強行徵兵,如此天怒人怨之事,可見曹賊的氣數已盡!”
群臣深以為然,曹操最強盛的時候,自然是在赤壁之戰之時,可是,曹操卻偏偏遇上了東吳的孫仁,孫仁用奇計,將曹操打得大敗而歸。
赤壁之戰中,曹操的元氣大傷,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恢復過來。
若是曹操再繼續對外用兵,只怕曹操的實力,會一點一點的消耗殆盡,到了那個時候,居住於曹操所轄領地的民眾們,就會朝不保夕,倘若如此,他們就會作亂生事。
當然,也有不同意見的。
法正道:“主公,無論曹操面臨如何困境,他總是天下梟雄中最強的一位,曹操之所以攻打馬騰不順,是因為張魯在肋部夾攻曹操,使曹操首尾難相顧,是以戰爭陷入焦灼,還有一點,那就是曹操對於東南方的東吳,依舊心有餘悸,雖然曹操已和東吳簽了和約,但曹操生性多疑,不肯信人,他才派強將領精兵用來防守東吳的進攻。
至於徵兵,大概是曹操手底下的人的建議,曹操不過是按部就班而已,徵兵的效果如何,只有到日後才能夠知曉。”
劉備又問諸葛亮,道:“孔明,你怎麼看?我軍是否能夠趁曹操空虛之際,出兵助馬騰和張魯?”
諸葛亮連忙搖頭,道:“主公,此事萬萬不可!”
劉備一怔,道:“孔明,何出此言?”
諸葛亮道:“當下蜀中初定。百廢待興,正是休養生息之機,若貿然興兵,只怕前功盡棄。更有甚者,馬騰和張魯都是左右搖擺之徒,而曹操最憎恨者,非主公莫屬,倘若我軍對曹軍用兵,曹操必會與馬騰和張魯休戰,此兩家沒什麼實力,若曹操肯許以承諾,不用兵相攻,此兩家必定倒戈。到了那個時候,我方將會成為曹操的唯一目標!”
諸葛亮說得危言聳聽,群臣們多是不同意的。
李嚴道:“諸葛先生,你所說的,未免有些胡思亂想了。今曹操已是眾矢之的,天下群雄,又怎麼會助他的?以我看來,諸葛先生自從得了西川之後,便開始安於現狀,不思進取了吧?”
“……”
李嚴對諸葛亮冷嘲熱諷,諸葛亮卻並不反唇相譏。
劉備勸說道:“正方不必如此說。大家同殿為臣,雖有意見不同之時,但那也只是政見相左而已,眾人都是為了蜀中的利益著想,因此不必記仇。”
在劉備的心目中,最希望的事情莫過於打敗曹操。興復漢室,因此,當曹操與馬騰、張魯陷入苦戰的時候,劉備最先想到的,就是對曹操落井下石。
但是劉備自己也知道。當下西川初定,實在不是出兵北伐的最佳時機,再加上自己最為信任的軍師諸葛亮也出言反對,於是劉備便打消了出兵的念頭。
於是罷朝,群臣離去。
雖然主公聽從了自己的建議,但是諸葛亮的心中卻依舊不是滋味,其原因,倒不是李嚴對他的冷嘲熱諷,而是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蜀中與東吳的通商!
最初,諸葛亮並不同意蜀中與東吳通商,但是兩家卻有條約在先,若是單方面的拒絕,只怕會失信於人。
而且通商之事,仔細想來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群臣們多是贊同的,大勢所趨,縱是諸葛亮在劉備面前能夠說得上話,他也是沒有辦法阻止西蜀與東吳通商的。
而在東吳的商人進駐之後,怪事就一件接著一件!
先是東吳商會的建立,此是為了保護東吳商人的利益,倒也是無可厚非的,只是諸葛亮卻想不明白,為何東吳商會會如此的財大氣粗,在成都城最繁華的地段購置土地,並且修建了奢華的商會大樓。
接著就是東吳商會的主席吳湘邀請蜀中的官員赴宴,雖然所去的官員並不多,但是其影響卻很大。
在宴會上,東吳風的舞蹈令人刮目相看,在那之後,對於東吳風的傳聞就此消彼長,在成都城內,傳言從未停息過,因此,蜀中的官員們便建議在西蜀範圍內推廣東吳風,現在,成都城內,家家戶戶都跳著這樣的舞蹈,還美其名曰強身健體。
還有一點就是,宴會上所陳列出來的東吳的國宴,也受到了民眾們的推崇,在民眾們的強烈要求下,東吳商會的主席請示了東吳的主公,隨後便在成都城內建了餐館,推行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