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楊林隻身前來曹魏之境,定然是有其目的的,只是司馬懿並不知道楊林的目的何在。
只聽得楊林說道:“陛下,東吳在商貿中謀求利益,只是為了使東吳的民眾能夠安居樂業,此是有利於民眾之事,不過,東吳能夠恪盡道德,但普通的民眾,卻是不行的。”
楊林所言,看似轉移了話題,卻又和之前所說的話息息相關,於是曹丕頗為感興趣,問道:“尊使所言,朕聽不太懂,還請細說。”
於是楊林又道:“官府謀利,在於造福於民,但普通人謀利,卻是為了自己的好處,這正是人性中自私的存在。在東吳與蜀漢的商貿中,商人們因此而賺了一筆,但是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商人們為了鉅額的利益,而不顧道德和倫理,將禍害帶到其它地方,還請陛下明察。”
曹魏的諸臣盡皆覺得詫異,原本是程昱對楊林故意的刁難,怎麼在兩三句話之後,就突然變成了楊林對曹魏一方的忠言了?
楊林見眾位大臣都屏住了呼吸,知道已經是自己說話的機會了,他也不含糊,徑直說道:“陛下請耐心聽在下講來,商貿之事,簡單而言,就是將低價的物品購入,再以較高的價格賣出去,昔日范蠡、呂不韋等先賢,就是以囤貨居奇的方式,眾人皆賣之時,我買入,眾人皆賣之時,便賣出。如此一來,其利可觀,雖然惹人眼紅,但也不失道德。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將東家有的東西,賣給沒有此物的西家。這就好比東吳和蜀漢,東吳的商人們,將東吳出產的物品。賣到蜀漢去,蜀漢的民眾一見稀奇。便立即搶購一空,這也是一種取得利益的好方法。
但是,人的貪慾卻是無法填滿的,商人們更是如此,雖然我東吳大部分的商人是恪盡守法之人,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作奸犯科之人,想要逃過我東吳稅收之人,也大筆存在。也有見他人謀利多,而自己謀利少的眼紅者,這些人,難免會做出一些鋌而走險之事。
想我東吳與曹魏之間,本並無官方的買賣手段,但是東吳的商人們,卻因為利益的趨求,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便私自在東吳與曹魏之間進行走私,此是私利。於曹魏和東吳,卻是無益的,還請陛下查之。”
楊林的幾句話。曹丕便聽明白了,道:“尊使指的是那些販賣大煙的商人吧?的確,關於此,朕也有耳聞,現在,大煙已然遍佈魏境,倒也無傷大雅。朕以為,兩家官方的商貿雖然未行,但民間私下的交流。倒是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此增益情趣。倒也何妨?”
楊林搖搖頭,道:“陛下。還請三思而行,原本送貢品之事,原本並不需要在下這東吳長史親自來的,可是我主孫仁,卻執意讓在下前來,在下來之前,主公還特意囑咐在下,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若是讓那些品行不端的東吳商人,私自在曹魏之地走私,而曹魏卻置之不理的話,只怕從此兩地的商貿會混亂不已,就算是再次通商,只怕也難以糾正了。”
“……”
曹丕沉默不言。
楊林的話,可以說是苦口婆心。
原本曹魏與東吳之間,正準備通商的,但是由於張遼以死相諫,因此曹丕不得不中止了兩家的通商,而正是因為如此,對於東吳的商人們走私來曹魏之地販賣大煙的時候,曹丕並沒有強加禁止。
現在楊林都這麼說了,曹丕自然也知道了東吳的態度,便道:“尊使之言,朕已經知道了,還請尊使前去告知孫將軍,東吳走私商人之事,朕會處理的,還請她放心為好。”
既然曹丕都這麼說了,那麼楊林自然也不好再多說什麼,曹魏的臣工們都認為東吳的使者所言,未免有一些可笑了。
曹丕讓楊林下去休息,便問及朝堂上的臣工,道:“列為臣工,你們對東吳使者的話,有什麼看法?”
荀攸道:“陛下,東吳使者所言,倒也有道理,因此,當務之急,是動用軍力,將東吳的商人們都趕出魏境,不讓他們再做出走私的勾當,現在,曹魏的富人們,都以吸食大煙為樂,久而久之,只怕早生事端。”
程昱也道:“陛下,微臣也同意此觀點,若這些商人是東吳派來的,東吳主公斷然不會如此處置,因此,還請陛下速速下令,禁止東吳的商人將大煙販賣到魏地,若是不從,格殺勿論!”
群臣紛紛發言,其觀點,都是支援立即禁止東吳的商人們繼續在曹魏之地做生意的,不過曹丕的臉上,卻露出了不悅之色。
當眾臣都已經表態之後,曹丕才將目光轉向位於末端的司馬懿,問道:“仲達,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