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自愈有道 作者:天馬行空

逝,卻只能無奈地說“天涼好個秋”! 健康的時光是可以這樣肆意揮霍的嗎?“40歲之前拿命換錢,40歲之後拿錢換命”,這話前半句或許是可以實現的,但後半句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如果真的能夠“拿錢換命”,那許多得了重病的名人和富豪就不會那麼早離開人世了。因為他們並不缺錢,也完全有條件停下手裡的工作全力配合治療。但事實是,他們最終還是沒能挽留住生命。 當洪水衝潰了堤壩,再好的水利工程師也不能立刻堵住決口;當導火線已經燒進炸彈的內部,再好的排爆專家也無法制止爆炸;得了無可挽回的絕症,再好的醫生也擋不住死神的雙手。所謂無可挽回的絕症,其實就是病邪長期積累後的總爆發。

洪水過後,我們還有機會亡羊補牢,整修水利。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沒有了。

可是,我們為什麼要允許病邪積累到足以摧毀生命的程度呢?我們為什麼要把僅有一次的生命像押寶一樣押在所謂的奇蹟上,指望“神醫”來起死回生呢?這難道不是對生命認知的嚴重顛倒嗎? 況且,幹一番事業並不一定要以透支健康、危及生命為代價。身手矯健、頭腦清晰、身心合一地生活,只會讓你的工作效率更高,事業幹得更好。

截肢的人最懂得奔跑的快樂,盲人最渴望燈火的光明,聾啞者最嚮往音樂的美妙。有人說,人生就是這樣,總是失去了才知道珍貴。但我要告誡大家,人生不該是這樣的,我們還可以選擇在擁有時去珍惜。這樣,即便不得已而失去,我們也會胸懷坦蕩。

有多少人去認真思考過《道德經》裡“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事物盛壯之時,往往意味著衰敗的開始)這句名言呢?如果從“顛倒之術”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我們是否該在健康的時候就開始預防疾病呢?

“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股神巴菲特可能從未讀過《道德經》和《黃帝外經》,但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樣的,“顛倒之術”就隱藏在他這句名言裡,說法不同,道理殊途同歸。

有呼就有吸,有陰就有晴,有花開就有花謝,有月圓就有月缺。這道理誰都懂,可輪到我們自己卻變成了:得到了就不能失去,佔有了就不能放手。一旦失去了,放手了,我們就會痛苦,就會煩惱,就會抱怨。 。。

第一章 自愈有道,曙光在前(2)

古人說:“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是的,即便是斜陽衰草,幾縷青煙,彈一曲清音瑤琴,和一管婉轉洞簫,錯落掩映之間,筆墨山水之意亦在其中矣。

懂得迴歸平淡,能在常態的生活中品出滋味,從容不迫的人就會明白“顛倒之術”的深意。我也深信,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健康以及精神、事業的雙豐收。

活用中醫,迴歸純淨,迴歸身心合一,迴歸天道自然。如是,我們今生才有無病可治的境界。

心靜自然涼——“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健康之道

透過調心來調身,就能“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真是省力又高效、“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自然健康之道呢!而最容易上手的靜心方法就是做金雞獨立和聽古琴音樂。

有朋友會問,心靜自然涼,就是強迫自己什麼都不要想嗎?如果是,這算不算自我壓抑呢?

我想說的是:心靈寧靜本身就是一種愉悅,何來壓抑呢?以一顆清澈之心看世界,往往更容易發現美好。在濟公和尚眼裡,一個平凡的黃昏也可以那麼充滿韻味,他寫道: 幾度西湖獨上船, 篙師識我不論錢。 一聲啼鳥破幽寂, 正是山橫落照邊。

而寒山子在描述寧靜之美時,也寫得相當傳神,頗有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之妙: 吾心似秋月, 碧潭清皎潔。 無物堪比倫, 更與何人說?

世間本就有兩種快樂,一種來自感官刺激,一種來自心靈;一種是消耗式的,一種是生長式的。

《黃帝內經》開篇不談疾病,不談治病,而是將人們從千變萬化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