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另有隱情,還是像自己一樣迫不得已?她曾寫信給父母,說她在新訓隊見到程陽了,旁敲側擊想從他們那裡知道點什麼,可父母的回信至字未提。她見不到程陽,幾次曾提筆想問個究竟,可一次次又不知如何開口,只好頹然擱筆。她想,只要你不說,我就不問。如果真是因自己,她該如何擔當?還是不知道為好,省得自己多一份心理負擔。軍營有句俗語:“老兵病多,新兵信多。”這話一點不假,韓雪幾乎每天能收到信,朋友的、同學的、父母的,有時候一天能收到好幾封,有時候她也希望能收到一封來自程陽的信,能給她解釋點什麼,她實在好奇的厲害,可程陽一直沒寄來片言隻語。
說起來實在慚愧,韓雪並不是懷著報效祖國的宏偉壯志更不是從小就羨慕綠軍裝才走進軍營的。穿上綠軍裝純粹是為了逃避。說到逃避,也就自然牽扯到寫作。
小時候,韓雪寫作的天分並不是很高,總是為應付每天的日記發愁。經常是今天寫“星期天我幫媽媽幹活,媽媽誇我是乖孩子”,明天寫“上學的路上,我幫肓人叔叔過馬路,叔叔說我是懂事的孩子”,後天又是“我在校園裡撿到一隻筆交給老師,老師誇我是好學生”之類。記得小學三年級,老師讓同學們寫一篇有關秋天的文章,並把他們帶出校園,到大自然中去觀察。歸來後,韓雪寫了句“啊,秋天”卻再不如何下筆。直到上了高一,遇到實師老師蔡嶽,韓雪的寫作天份才開始顯山露水。
蔡嶽是那種既帥氣又有親和力的老師,雖然還有一點校園學子的青澀,但同學們都很喜歡他,尤其是女同學,爭奇鬥豔想引起他的注意。韓雪不是那種容貌出眾的女孩,韓雪就把別人花在穿著打扮上的時間全部用在作文上,希望能以此引起蔡嶽老師對自己的注意。
這一招果然奏效。蔡嶽老師用他那充滿磁性和激情的嗓音朗誦韓雪的作文,幾乎成了寫作課上的固定內容。
半年後,蔡老師實習期滿走了。分別時,同學們難過極了,女同學一個個哭得唏裡嘩啦,送別時一個勁地對蔡老師喊:“小蔡老師,不要忘了我們啊!”
韓雪沒喊也沒掉眼淚。 。 想看書來
第十六章 韓雪參軍始末(2)
蔡老師走後,韓雪的寫作熱情非但沒減,反而與日俱增。韓雪開始揹著老師同學偷偷地投稿。韓雪相信只要蔡老師能經常讀到她的文章,就一定不會忘了自己。
於是,每晚九點至十一點,呷著濃茶爬格子,成了韓雪夜生活的主要內容。後來,開始有作品頻頻亮相於報刊。慢慢地,寫作的初衷日漸淡忘,對文學的熱愛,卻盤根錯節留存在心中,無法拔出。
隨著發表作品數量的增多,韓雪的名聲也越來越響,韓雪的照片被登在各種刊物上並授予“未來作家”、“明日之星”之類的頭銜。頂著璀璨奪目的光環行走在校園裡,還沒清醒過來高考就呼嘯而至。倉促上陣的她敗得一塌 糊塗。
從雲端慘跌下來,韓雪躲在屋裡整整兩天沒吃沒喝。
第三天韓雪走出屋子,一看到老爸身上的軍裝就說:“老爸,我要當兵。”
老爸沒有驚奇也沒問為什麼,而是像抓了根救命稻草似的一個勁點頭許諾:“行,行,只要你高興,幹什麼都行。”
其實,在走出房門之前,連韓雪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去當兵。聽見韓雪說想當兵,老爸像抓了根救命稻草,她自己何嘗不是如此。
對於過去,韓雪一點都不後悔。那麼充實快樂的每一天,即便有誰拿一張北大的錄取通知書與她兌換,韓雪 相信自己一定不肯。她敢打睹,同樣是用功熬夜,沒有誰能與自己沉浸其中的快樂相比。
只是,一貫驕傲的她還真的不習慣於坦然面對失敗面對左鄰右舍老師同學堆滿同情的表情。讓韓雪去復讀,對她無異於剝光了示眾。
韓雪走出房間只是不想讓守候在屋外的父母過於擔心。走出屋子看到老爸的軍裝,就看到了一條逃避難堪逃避尷尬的出路。
父親是穿軍裝的。綠軍裝給家裡帶來榮耀的同時,亦帶來許多苦澀和沉重。對於這一點,韓雪從小就深有體會。
小時候,父母長年過著牛郎織女的生活,有時幾年也難得相聚一次。韓雪也經常鬧整天唸叨爸爸,見了爸爸卻躲在媽媽身後叫叔叔的笑話。她清楚記得媽媽時常一個人半天一動不動地盯著父親的照片發呆,看著看著就把相框扣在桌面上,把頭埋在臂彎裡,讓韓雪看不到她的表情。有時候韓雪也想,母親的表情之所以缺少陽光,跟父母長期兩地分居不無關係。一個年輕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