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中吸血。老虎
惱怒地用鋼鞭一樣的尾巴驅趕牛虻,但牛虻不斷地轉移位置,不停地狠狠
叮咬。老虎躺在地上打滾妄圖壓死牛虻,牛虻立刻飛走了。但沒過一會兒,
它又回到老虎的鼻尖上。
就這樣,一隻老虎在和牛虻的搏鬥中,活活累死了。
老虎其實沒有必要去在乎一隻牛虻,它的煩惱和災難不是因為牛虻,
而是因為它自己。
編後語:
在我們通往人生目的地的路途中,一定有很多影響我們的“蒼蠅”和
“牛虻”。記住自己要做什麼,不要在乎這些身外的干擾,如此我們才不至
於因小而失大。
烈馬和女孩
一天早晨,當泰姆波拉計劃騎馬出行的時候,僱工馬赫告訴她這樣一
個訊息:“它太倔了,泰姆波拉夫人。我曾經花了一個小時去費勁地抓那匹
撒野的馬,可還是沒有成功。”
正在這個時候,泰姆波拉夫人12 歲的小女兒出來了。她名詹妮。小詹
妮活潑可愛、長著棕色頭髮、連眼睛也是棕色的。聽到母親和僱工的談話,
詹妮說:“媽媽你就放心吧,我可以讓那匹馬聽你的話。”
但是,那個僱工用了那麼長的時間還沒有把馬馴服,他們甚至聲稱那
匹馬根本就無法馴服。泰姆波拉夫人疑惑地看著詹妮,擔心她會做什麼傻
事。
詹妮微笑著說:“馬赫肯定是不能馴服它的,但是我能。”
“我的孩子,你可要小心些,他們說那匹馬發起怒來就像一頭野獸。
不要在它身上花太多的時間,否則就耽誤你去學校上課了。”泰姆波拉夫人
警告詹妮。
“不會的,媽媽,我會讓它像一個聽話的小狗一樣自己到我身邊來的。”
詹妮一邊快樂地說著,一邊戴上她的大草帽,然後就獨自去放馬場了。
一匹小馬聽到詹妮衣裙的沙沙聲,便豎起了耳朵,用鼻子嗅了嗅,那
甜甜的味道正是小女孩兒身上的味道。它挺直了頭,準備迎接小姑娘的到
來。
“派林!噢,派林!”詹妮一邊摸著小馬的頭,一邊大聲朝遠處呼叫著
她要找的那匹馬的名字。這匹漂亮的馬聽到她的呼喚,立刻就把頭轉了過
來。當它看到小詹妮的時候,快步跑到籬笆邊,低下頭親熱地蹭著小女孩
的肩。
那位僱工對它那麼粗暴,它才不會聽那個人的話呢!它能明白,眼前
的這個小女孩兒曾經用她那柔軟的小手撫摸過它,現在它要用愛來回贈這
個小女孩。
派林跟著詹妮來到泰姆波拉夫人眼前,它低著頭乖乖地等待著夫人下
邊出發的命令。
編後語:
人對動物的認識,並不一定比動物對人的認識更多。動物知道誰愛它,
誰不愛它。而很多人卻不知道動物的這種心事。
不要以為人類比動物聰明,這種狹隘的觀念,讓我們變得比一些動物
更殘忍,比一些動物更愚昧。
瓦倫達心態
心理學上有一種“瓦倫達心態”。這個理論,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
瓦倫達是美國著名的高空鋼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
足身亡。
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
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絕不能失敗。”
而以往他卻不是這樣。每次表演這前,他只想著“走鋼索”,並專心為
此做準備,根本不去管其它的事情,更不會為“成功”或“失敗”而擔心。
後來,人們就把專心致志於做某事,而不去管這件事的意義和結果,
不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人大腦裡的某一影象會像實際情
況那樣刺激人的神經系統。比如,當一個高爾夫球手擊球前一再告訴自己
“不要把球打進水裡”時,他的大腦裡往往就會出現“球掉進水裡”的情
景。這一情景會指揮他的行到結果事情不是向他希望的那樣發展,而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