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1 / 4)

事情,因為那隻不過是我的意念而已。”這聽起來很合乎邏輯。但這種態度是否也能在一個敵對的世界立足,則是另外一個問題。

女人

釋迦牟尼在16歲時娶了他的表妹為妻,同時還接受他父親送給他的許多漂亮的女人。當他成為“覺者”之後,這些消遣當然就全部放棄。在“僧迦”中,開始時是把女人排除在外的。後來經過多方敦勸,佛陀才做了妥協,接受了女性僧人。

思想體系

有人問他,如何才能透過放棄慾望而得到解脫,佛陀回答說:“對任何事情都不要太執著。”這是佛學的一個核心理念。因為在仔細觀察事物時,就會不斷髮現,它們既無價值又無存在,所以也無法使人滿足。因而對其執著,對其追求或者對其—— 作為消極慾望的表現—— 仇恨,都是沒有意義的。更不要說,這些情感還會使我們成為事和人的奴隸了。因此,佛陀給我們被慾望和仇恨俘虜的靈魂所開的方劑,就是泰然處之。但“泰然”並不意味著“無所謂”,而是同等對待的意思。據此,一切事和人並不是沒有價值,而是有價值,只不過和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樣並無高低之分。然而,佛陀並不像有人批評的那樣是一個虛無主義者。

佛陀的特色

佛學界介乎於宗教和哲學之間,有其特殊的魅力。它和其他世界性宗教不同,沒有強加給我們懲罰和寬恕的神靈,因而我們也不必為這些神靈去進行戰爭。它和哲學也不同,沒有用繁瑣的體系折磨我們,沒有用演說的邏輯力量說服我們,而是說很少的話,相信我們自己的判斷。後來出現的禪宗,甚至完全放棄了語言,以克服對概念的執著。對於我們今天整日受到各種花言巧語折磨的人來說,這是一劑真正的良藥。

給我們今天帶來了什麼?

佛教已經沒有了原始的政治發源地,而是散佈於世界各個角落。近些年來,在我們的周圍也有不少人成了它的信徒,不僅是那些尋求神秘學的破衣爛衫派,而且在“強力派經理人”當中也大有人在。他們偏愛可以使人精神放鬆的坐禪,也篤信佛學的不執著理念。對一個行動的成功和失敗考慮得越少,其成功的希望反而越大;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事情做下去。或者換一種說法:誰能夠保持平靜和輕鬆,他就能夠收穫豐厚的利益。我們只是不知道,佛陀說的是不是這個意思。

txt小說上傳分享

老子: 學會無知

生平

老子的個人情況只是來自模糊的傳說。他和同時代的同胞孔夫子不同,既沒有學派也沒有弟子,甚至連他的名字都是編造的,他只是《道德經》的代名詞。據說老子把他的5000言的《道德經》交給了一個邊防軍人(關吏),是在他離開周國首都,走向隱居的途中。“他的追求是隱蔽自己,過無名氏的生活。”中國的歷史學家是這樣說的。沒有人知道,老子走後去了何處和死在哪裡。

朋友

與儒學不同,老子的學說在中國的信徒不多,而且大多數都是些寧肯去研究如何沏泡綠茶,也不願意參與政治和社會活動的隱士。最近一段時間,道教卻在西方受到不少人的青睞,特別是那些追求神秘學的人群—— 當然常常導致對原來學說的歪曲。

敵人

老子是形而上學者,研究的物件不是來自我們的世界,只能有很少的人可以進入自省的境界。這有一個長處,就是和“凡夫俗子”很少發生衝突。所以老子和他的體系很少有真正的敵人。

女人

女人作為具體的生物,在道學中沒有作用。但“永恆的女性”(可能是指道德經中的“玄牝”—— 譯者)卻被高度尊重,被稱為“天地之門和根”(“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 譯者):“不斷突出自己,卻堅持不倒,始終不懈努力。”(“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譯者)老子在這裡已經預言了在兩百年後出現的太極哲學。太極中的陰陽對立,作為雌柔的陰永存和不勤之用的原則,主要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有效的無為。雌柔在哲學中作為一種被動—— 一種對比一再出現。對老子來說由無為所帶來的有效行動,對人類向完善發展具有至關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可以稱他為世界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權主義者。

思想體系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把它看成是宇宙萬物的本質:它無法用語言表明,因為它不是來源於其他事物,也無法和其他事物進行比較。老子解釋說:“永恆的道是無名的,我不知其名,故稱其為道。”(可能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