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要將本派武功去陳出新的後起秀,來將本門武術發揚光大,方能在武林屹立不倒。
——只是弟子若咀咀駐啡有青出於藍之勢,卻又使老師傅們感到威脅。
基於這點,武林中便都是門規森嚴,免得有叛師逆宗的醜事,而師兄弟之間也各懷異端,來討好師父的歡心,使師父能盡悉傳授。
只是師父們也精得很,總不肯道出了竅門,對每個人至少留了一手。
更重要的是,武林中對世家顯赫的子弟的加入門派,也十分重視,武林中人,愛惜名譽的,都不願與盜匪勾結,官府方面,礙於恐遭俠道中人不齒,也少往來,所以更喜收一般名門世家之弟子,來扎穩自己的基業。世家中人的子弟投入哪一門派,自然便支援那門派了,武林中人也一樣要有銀子才能過活,而且要發揚光大一派一系,門面、人手、宣傳,籠絡各界地頭,往往都非財不行,非要有官商大力支援不可。
三年前青城派在賑濟黃河兩岸災難大出風頭,便是因為青城弟子中有個徐虛懷之故。徐虛懷是柳州大財主徐大善人的長子,徐善人登高一呼,所募集的銀子,都以青城派的名義捐了出去。青城一脈,因而被江湖中人捧上了天,徐虛懷也因而順理成章地成為青城派掌門人邵漢霄的入室首徒了。
能夠晉身天下十一大門派中的青城劍派裡,而且隸屬“吟哦五子”的門下,實在已是極其光采的事兒了。這次歸入“吟哦五子”之四“禮樂劍”楊滄浪的徒弟,總共有一十二人,大部分都是大富大貴之家的小弟,小部分是江湖上有頭有臉的鏢局局主之了、山寨寨主之弟、知州事之表親……之類的關係,加上聰明好學、善於奉迎,才能進得這門來。
其中當然也不例外。例外的只有兩個人,一個青城派家僕之子騰起義:另一個是望子成龍、克勤克儉的農夫,將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銀,送唯一的兒子入青城派,而他兒於也不負他所望:聰明、勤勞上都守得穩,而且任勞任怨,所有的打點賂銀,也勉強應付得過去,青城職長的人見這人少年精乖伶俐,又清苦鯁亮,便也保他入“吟哦五子”的門下。本來以他競技考較的成績,應名列長門弟子,但因無顯赫家世,而被擠了下來,成了楊滄浪門下的十二徒弟。他就是關貧賤,其時一十七歲。
“嘿嘿嘿嘿,”楊滄浪見弟子們臉有難色,便決意要嚇他們一嚇,故意說得繪影繪形。
“要學上乘的武功,就得花一生心血,苦得緊哩,不是一門子愛搶拳使棍的急脾性就能一蹴即成的。若不痛下決心,流血汗,回去念古人書嘛,那也行……不過嘛……讀書也得要考試。貢舉中的進士、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明經、明法等科,有哪樣你在行?筆試,口試,州試,禮試、京試,殿試……憑你們這些料能通得過哪個試?到時候回過頭來易腸鍛骨,早老不中用了羅……”
楊滄浪就這樣,一面挖著鼻孔,一面教訓他的徒弟們,關貧賤便在這種恐嚇和調教下,過了整整七年。
七年之後的他,因為專心,跟四個師兄,已練到了青城派最難修習的劍術。
十二個兄弟之中,因吃不下苦頭,或沒這個耐心,半途“另謀高就”去的,就有七人之多,恰巧等於是一年走掉一個。
關貧賤自小就知道進取,勤奮用功,他沒有任何家世根底,擠在一群紈挎子弟中習武,自然是受盡欺凌,忍辱負重,卻學了不少武藝。他的聰明,在鄉間當然可以算是數一數二,但在這群聰明人中,他就顯得十分魯鈍,他之所以還能在青城學藝,完全靠他的專心、熱衷、勤勉而且也肯替師門跑腿、工作。逆來順受、任勞任怨。
能夠在青城學藝,對關貧賤這等窮家子弟而言,當然是極大的幸運,關貧賤當然知道這點,也珍惜這點,所以他練得最是用心。
師父和師叔伯等,本來對他的家世清寒,十分鄙夷,但見他虛心學習,舉止謙恭,事事誠心正意;也沒多為難他,最多遣他乾點粗活兒罷了,授藝之時,除了對一些寵兒特別耐心眷顧外,還算一視同仁。
至於同門師兄弟,只剩下了五人,這五人之中,除了下人後嫡滕起義,其餘三人,全是有錢有勢人家的少爺。
大師兄是“天獅鏢局”河南、河北、陝南、山東六十二家鏢局的總局主“吼天獅王”牛耕田的獨生子,叫做牛重山。二師兄是黑白二道都罩得住、吃得開的綠林“金龍堂”大堂主蓋霸天的二子蓋勝豪,三師兄是湖北大賈豪壽歸祖的三公子壽英。四師兄便是青城派家丁的兒子騰起義,關貧賤排行老麼。
幾個師兄弟對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