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料到,發生了這麼大的事,袁方一定會直接飛回洛陽。
“拜見陛下。”群臣見袁方入殿,紛紛拜叩。
“眾愛卿免禮。”眾臣還未抬起身時,袁方已如閃光般,從殿門口射入,坐在了龍座之上。
目光一掃群臣,袁方問道:“關中發生了什麼事,怎會突然間發生叛亂,還失陷了長安?”
龐統出班,拱手道:“稟陛下,此事事發突然,事先毫無徵兆,臣等也是措手不及,今有裨將軍姜維,奉楊阜之命在城陷之前,撤往洛陽求救,詳細之事,可由姜維報與陛下。”
袁方的目光,落在了階下,班末的那名年輕小將身上。
那個歷史上,蜀國後期的棟樑,那個幾年前,被袁方以密旨與楊阜,命將之徵闢培養的後起新秀,如此,就跪伏在殿前。
“姜伯約,長安到底發生了什麼?”
姜維忙是出班,仔仔細細的,把長安當日發生之事,報與了袁方。
“一支像是從地下爬出來,而且還打著‘秦’字旗號的叛軍?”袁方的眼眸中,浮現出深深的狐疑。(未完待續……)
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秦帝國
“孝直,我大齊在雍涼二州,可有一個姓秦的將領嗎?”袁方目光望向了法正。
法正出班,拱手道:“稟陛下,我大齊在雍涼二州,確有幾位姓秦的武官,但這些秦姓武將,職位最高者,不過是偏將軍而已,根本沒有調動數萬兵馬的權力。”
法正是雍州扶風人氏,對於關隴的文武官員情況,較為熟悉,他說沒有,自然就沒有。
“這就奇怪了,既是如此,怎麼平白無故,會突然冒出幾萬叛軍來?”
“而且,事先還沒有關點徵兆,好像神兵天降一般,就出現在了長安城外。”
“這事實在是太過蹊蹺,其中必有疑團。”
大臣們議論紛紛,一時都對這支打著“秦”字旗號的叛軍,甚為不解。
這時,法正卻拱手道:“陛下,臣以為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去追究這支叛軍的來歷,而是即刻起大軍西征,掃平叛亂,收復長安。”
“孝直言之有理。”袁方一拍案,拂手喝道:“傳朕旨意,速調八萬中軍,剋日起程,朕要御駕親征,兵出潼關,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