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倥傯,轉眼,距離唐僧師徒從長安出發,就已經過去了經年。
季節時令,也由曾經的深寒,變成了綠意盎然的暖春。
而幾位師徒,歷經一系列跋涉,也終於抵達了平頂山。
相較於前面幾難,平頂山一難非常特別。
因為,這一難的妖怪是太上老君身邊的金爐童子和銀爐童子。
不僅如此,兩位童子還帶著太上老君的法寶紫金葫蘆玉淨瓶和幌金繩。
相較於以前的妖怪,平頂山的妖怪“底蘊”最為深厚。
這也是自取經以來,猴子遇到的最艱險的一次。
在紫金葫蘆中,更是險些身死。
還是應了那句話——神通不及法寶!
最終,為了騙走金角大王手中的紫金葫蘆,猴子甚至還專門靈魂出竅上天庭,請了一路救兵。
透過推雲,讓晝夜顛倒的方式,成功證明了裝天葫蘆的強大後,順利將裝天葫蘆騙到手。
在戲稱自己的葫蘆是公的,金角大王手中的葫蘆是母的之後,猴子旗開得勝,成功將金角大王收到了葫蘆裡。
但也就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太上老君竟然親自駕到。
在說明了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的身份後,隨便教訓了這兩個妖怪一通,就簡簡單單的將這兩個妖怪領走。
不僅如此,太上老君還隨隨便便一個法術,就將猴子繳獲的所有戰利品悉數追回。
並且公然告訴猴子,這紫金葫蘆是他用來裝丹藥的,玉淨瓶是他用來裝水的,而幌金繩則是褲腰帶。
就問你氣不氣!
不得不說,太上老君的確是凡爾賽大師。
他一個裝丹藥裝水的葫蘆和淨瓶,就能讓猴子險些身死,不得不偷偷摸摸用計策去欺騙,然後才能反制。
金爐童子和銀爐童子化為妖怪,給取經隊伍平添了無數難題,連猴子這個取經人都險些身死。
但最終,太上老君簡簡單單出個面,隨口教訓一通,就什麼事兒都沒有。
不得不說,這件事相當的夢幻。
但偏偏猴子卻還什麼辦法都沒有!
這無疑是繼奎木狼下界為禍之後,第二個因在天庭有大靠山而讓猴子無能為力的妖怪了。
但也因此,讓猴子對於這個“取經”,看的愈發深刻。
所謂的取經“大計”,對於他們這些取經人而言,時刻都遊走在生死邊緣。
一個不慎,極有可能就是身死。
但對於天庭那些巨擘們,或許就真的只是一場權力的“遊戲”。
雖只是一個小小的平頂山,但猴子卻清晰的看到了天庭的局勢。
玉皇大帝一如既往的力挺佛門!
而天庭佛門派系,也全力支援取經行動。
像是這次他假裝裝天葫蘆之事,天庭玉帝直系和佛門派系就全力出手。
而這則代表了“帝心”!
天庭的中間派系,以及還在觀望的派系,都必然會做出選擇。
西遊本身就是一個出題,然後讓百官站隊的遊戲。
但是。
取經這一難雖然過了,但太上老君派系的表現,依舊強力無比。
尤其是法寶之利,卻是能讓很多投機客清醒清醒。
這一難,說穿了也就這樣!
取經隊伍繼續向西前進,而秦雲也堅定的踐行著自己的承諾。
目送取經隊伍遠離平頂山的時候,秦雲恍若看到豬八戒身上挑的擔子,似乎變得沉重了許多。
錯覺麼?
秦雲很謹慎,對於這個近乎錯覺的發現,並沒有就此擱置放棄。
而是持續以自己的方式進行觀測、記錄、求證!
平頂山之後,就到了烏雞國。
烏雞國上演了一出真假國王的戲碼,而假國王則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
在這一難中,簡單的詮釋了佛門的“因果”。
文殊菩薩變成一個凡人,率先惡語相向,挑釁。
然後被捆綁浸在水中三年!
於是。
文殊菩薩向烏雞國王索還因果,將國王浸泡在水中三年。
三年後,青毛獅子將國家治理的比原烏雞國王還好。
這讓原本還有些雄心壯志的烏雞國王,一朝失去了所有的雄心
而最後,青毛獅子被文殊菩薩罵了幾句後,就被文殊菩薩簡單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