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處處都有驚喜。
有了兩位神仙的保護,唐僧不再怕東怕西。
然後,猴子就放手去收服鷹愁澗的白龍。
本來白龍一直躲在鷹愁澗不敢出來,他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讓猴子沒想到的是,他隨便拘上來的兩位土地卻告訴他,鷹愁澗的白龍卻是觀音菩薩救下,專門留在這裡等候取經人的。
這讓猴子心頭又驚又喜!
喜的是,白馬的事終於解決了。
驚的是,除了一路跟隨的輪值神仙,竟然還事先安排了一頭白龍。
再聯想到他自己被觀音安排時的情形,猴子心頭不由又是一凜。
自己,現在又加上一條玉龍西行路上又還有多少這樣的安排?
佛門對於取經,未免也看的太重了吧?!
在此以前,猴子對於西行取經的概念是——只要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他就能從五行山下脫劫。
西行取經對於他而言,就是重獲自由的途徑!
但現在,猴子卻是又有了一些全新的認知。
西行取經很重要,非常重要,佛門不允許失敗。
所以,他必須盡心盡力!
但是。
從另外一方面來說,為了西行取經成功,佛門也絕對會做出很多妥協。
而這裡面的妥協,甚至會大到不可思議。
此時,猴子卻是再次想到了他看到的《史記》上面的一個故事——霍去病甘泉宮暗箭射殺李敢!
故事大致的梗概就是,李廣因為跟隨衛青去打匈奴,然後戰死在戰場。
對於這件事,李廣三子李敢認為一切都是主帥衛青的錯。
然後李敢就非常怨恨衛青,所以就藉機在將軍府門前打傷了衛青。
要知道衛青,此時已經是大司馬大將軍。
哪怕當場打死李敢,朝堂之上也不會說什麼。
而偏偏衛青比較低調,哪怕被打了都一直沒有聲張、也沒有報復。
但眾目睽睽之下,這件事又怎麼可能瞞得住?
聽說了舅舅衛青被打了以後,霍去病義憤填膺。
雖沒有當場報復,但卻一直將這仇恨記在心裡。
待到霍去病掛帥出征前夕,霍去病就藉機在甘泉宮狩獵上暗箭將李敢射殺。
對於這件事,當時朝野震驚。
李廣雖沒有封侯,但也是赫赫有名的“飛將軍”,在朝野之中影響力非常大。
而飛將軍的三子,卻就這麼在狩獵中被射殺了。
但這個時候,霍去病已然封侯,戰功赫赫,深得漢武帝信賴。
不僅如此,霍去病已然要再次掛帥出征了。
也因此,漢武帝便包庇霍去病的罪責,並對外宣稱李敢是狩獵時被鹿撞死的。
換句話說,只要能力足夠強,足夠重要,哪怕犯了錯,只要不可或缺,那些個“錯誤”,也是可以被包庇的。
念及此,猴子當即就有了主意,跟唐僧告罪兩聲後,就直接去南海珞珈山紫竹林“求救”!
當然。
事情開端自然是一番“興師問罪”!
但讓猴子都沒想到的是,此次觀音菩薩張口竟然就罵他“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
這是以為他戴上了緊箍,就可以隨意折辱了嗎?
這卻是瞬間就將猴子給惹惱了!
這已經不能簡單的用“人身攻擊”來形容了,猴子不管不顧,當即就將如意金箍棒從耳朵中掏了出來。
晃一晃碗口來粗,迎面就向觀音菩薩打去。
觀音菩薩不由一驚,卻是沒想到猴子頭戴緊箍,竟還敢如此放肆,當即念起緊箍咒。
猴子第一時間就感受到了金箍棒上緊箍的變化,也是知道了觀音菩薩已然唸咒。
當即“慘叫”起來,而頭上的緊箍,更是“收束”,擠的他腦袋變形。
饒是如此,但猴子的動作卻是完全沒停,手中的如意棒,攜帶著無量量法力,當頭就向觀音菩薩的面門砸去。
菩薩大驚。
因被猴子誤導,反而再次失去先機。
菩薩法力無邊,但施法卻是需要一些時間準備,此番被猴子近身,直接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兩人的距離太近了!
萬幸的是,菩薩的護法惠岸行者木吒,第一時間架起武器,擋在了觀音菩薩面前。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