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求覺悟、修來生,佛門引入符文體系,在根本上也是修佛的一種手段,依舊是護法的手段。
而神道同理,引入符文體系,只是相當於在現有的秩序上引入一種新的“工具”。
而秦雲創立的劍閣,從一開始的目的,就只是給文明注入先進性。
換句話說,秦雲創立符文體系的根本目的,在於給華夏文明注入“超凡基因”,是為了讓現有的修行力量,能夠“世俗化”,然後促進華夏文明的進步。
符文體系一開始,就不是一種全新的體系。
它脫胎於仙神佛道,就像是仙神佛道的“子嗣”,在高度上甚至還遠遠沒有達到仙神佛道的高度。
但是。
符文體系在一誕生,又天然高於現在的仙神佛道。
因為它們只代表一宗一教,而符文體系卻建立在整個文明的高度上。
而仙神佛道等等所有,都是文明的一部分。
符文是什麼?
符文是道,是佛,是儒,是仙,是神,是支點,是一,是全,是萬物,是智慧,是真理,是文明本身。
想通此處,秦雲腦海中的眾妙之門忽然大放光明。
而秦雲依託龍脈建立起的“棋盤”,在眾妙之門力量的影響下,所有的星辰盡皆開始發生蛻變。
原先散亂的一顆顆“星辰”,在眾妙之門的影響下,漸漸發生聯絡,開始有了統一的特徵。
這些“星辰”是單獨的個體,但又是統一的整體。
與此同時。
劍閣內部也開始發生蛻變,籠罩在整個劍閣的風雨雷電各種異象,都開始在這種神奇的秘力之下,開始走向統一。
道音、禪唱、神哭、鬼嚎等等聲響,也開始交融,慢慢有了統一的節奏。
而有了統一的節奏後,慢慢有了旋律感,有了給人以啟迪的力量。
在這股天音慢慢凝聚的時候,天下掌握符文之契的存在,同時陷入了啟迪和頓悟之中。
在這一瞬,眾人感覺天地之間,彷佛有一位“符師”,在給他們闡述符文的本質和道理。
而就在此時,兜率宮的太上老君、靈山勝境的如來佛祖、天庭的玉皇大帝,以及三界中的諸多神聖,莫不同時睜開了雙眼。
聆聽到“天音”論符,諸多神聖莫不露出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