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整個人間界,尤其是九州,更是烈火烹油繁花似錦。
這讓天下神聖,無不眼饞不已。
和九州之地的繁盛相比,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完全就像是化外之地。
另外就是,因為金蟬子的關係,佛門成功進入九州之地。
白馬寺甚至還得到了大漢官方的承認,一時勢頭無兩。
不過,佛門和道門的影響力相比,卻是相當於一根豆芽菜較之參天大樹了。
對於佛門的東傳,道門大多都不以為意。
縱觀整個九州,一片繁華和熱鬧。
當然。
熱鬧之中也有著隱患!
因為天庭干涉力度的下降,九州一些修為有成的妖怪,卻是頻繁霍亂人間。
一些心術不正的修士也肆意妄為,甚至還有大罪孽者,頻繁抓捕凡人的生魂煉寶。
在這種大環境下,一些門派也應運而生。
茅山、龍虎山、鶴鳴山、齊雲山
當然,大門派之中自然也少不了劍閣。
而劍閣的浮空島傳說,更是越傳越離譜,隱隱已經有了人間“第一洞天”的說法。
這些年,劍閣二代弟子、三代弟子相繼出山斬妖除魔匡扶正義。
這也讓劍閣的名頭,響徹整個九州。
而劍仙秦雲,更是德高望重,成為了無數凡人修士眼中的“老祖”“老神仙”“閣主”。
至於劍閣的劍術傳承,更是影響深遠。
尤其是劍閣開府之際,秦雲曾以劍道“宴”賓客,這也導致新生的各大門派,或多或少都有些劍閣劍道傳承的影子。
永遠不要小瞧人民的智慧!
得到劍閣劍術的一些啟迪之後,各大門派紛紛在劍閣飛劍之法的基礎上推陳出新。
相較於純正的金丹大道,劍仙之道更善攻伐,飛劍煉製起來也更加容易,且能夠和各種修行法門相配合,這些都進一步造成劍仙之道的流傳。
這也導致這些年,九州的修行者,選擇劍器作為護道之器的修士越來越多。
而劍閣作為劍道的濫觴之地,自然也獲得了極高的讚譽。
很多劍修甚至將劍閣視為劍道聖地,想盡千方百計前來劍閣尋道。
對此,劍閣也表示歡迎!
尤其是頻繁和周圍門派進行交流,更是讓劍閣的劍道不斷於人間開花結果。
更讓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是,相較於很多門派,劍仙之道卻是在蜀中極盡絢爛。
蜀中的劍仙層出不窮,甚至一度和劍閣齊名,甚至有了“東劍閣,西蜀山”的說法。
時間,就在這種氛圍中點點流逝。
轉眼,就是百年過去。
百年的時間,對於神仙來說,或許很短暫。
但對於凡間百姓來說,卻是三四代人。
關於劍閣的傳說,也越來越多。
或真或假!
但有一點卻是共識——九州多劍仙,自古劍仙出劍閣!
尤其是數年前,漢武帝大張旗鼓也來劍閣尋仙之後,更是將劍閣的聲望推到了極致。
只可惜,一代雄主的漢武帝,終究也不可能擁抱長生。
若問原因,就是因為他乃天下之主。
聞聽到劍仙的話語,漢武帝長久沉默。
臨別之際,漢武帝卻是說了一句——論治國,寡人遠勝始皇;論雄威,寡人遠不如矣!
漢武帝身為人間帝王,對於秦末那段歷史,瞭解的自然遠超常人。
但也正是因為了解的多,他這才知曉當年始皇帝做下了何等壯舉。
不過,身為人間帝王,尤其還是一代雄主,漢武帝也有著自己的驕傲。
數年後,漢武帝承認了大秦的中華正朔地位。
在漢武帝的主持下,漢朝改水德為土德。
又數年後,漢武帝於五柞宮中與世長辭,享年70歲。
到了秦雲這個地步,還有什麼是看不開的?
但是。
漢武帝的死去,還是給了秦雲極大的衝擊。
同年,秦雲離開劍閣,開始行走天下。
這一走,就是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