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
聞聽到劍閣“代天”考察明主,神佛道各方勢力人間眾也有些難以相信。
神佛道都未開口,區區一個劍閣又有何資格“代天”考察?
這一招未免
康僧會一時都不知該如何評價!
“恭明兄,你覺得劍閣如此張揚是為何?”
恭明,也即“支謙”的字。
本是月氏人,於漢靈帝時隨其祖父“法度”,率數百國人移居中國。
支謙深通梵典,曾翻譯大量佛經,是佛門佛法東傳最關鍵的支點之一。
支謙:“會兄,你覺得劍閣閣主很愚蠢嗎?”
康僧會和支謙一樣,同樣是佛法東傳的重要支點。
本是西域康居國大丞相的兒子,秉承佛旨,來到中華弘傳佛法。
聞聽到好友的話語,康僧會一時無言。
在極短的時間內,一躍成為大羅金仙,並且在百年間梳理天下龍脈,開創目前符文之路的人傑,又怎麼可能會愚蠢?
對於劍閣閣主的目的,康僧會其實早已明白。
只是,他有些難以置信罷了!
因為,劍閣一切行動的宗旨,早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訴了天下所有人。
「劍閣要保留天下的元氣!」
縱如此,康僧會還是有些難以相通道,“中華之地,自三皇五帝以來,壯舉不勝列舉。幾百年前,始皇帝更是逆天斬勾陳,劍閣這般施壓天下,難道就不怕天下共棄之?”
沒有任何一個統治者會允許一把利劍高懸於頭頂。
現如今,天下革鼎在即,神佛道布子天下,劍閣雖有主場之利,但天下諸侯並非只有劍閣一個選擇。
仙佛道都還沒有怎麼出力呢,劍閣卻是直接重拳出擊。
後續又該如何落子?
“阿彌陀佛!”
支謙雙手合十,誦了一句佛號。
“這或許就是劍閣閣主的高明之處吧!”
“現如今神佛道三方各自落子,劍閣雖有主場之利,但和神佛道三方比起來,在底蘊之上根本沒法比。集中力量扶持一路諸侯,又擔心被神佛道聯合針對自一開始就明牌,或許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康僧會點頭。
劍閣無力對抗神佛道三方,但卻也是三方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支援誰反對誰,關鍵的時刻都能左右戰局。
而劍閣在一開始就明確表露出自己的“目的”,為了不將劍閣實力推到對立面,神佛道三方都需要遵守劍閣所立下的“根本原則”。
“禁止屠城,禁止裹挾百姓阿彌陀佛,閣主慈悲為懷,老衲佩服!”
就在佛門想明白劍閣目的之後,道門於人間的勢力,也同樣想明白了劍閣的目的。
一時,心情異常複雜。
又是佩服又是唏噓!
當然,同樣心情複雜的,還有各路諸侯。
為天下保留元氣什麼的,他們不管,他們只知道,頭頂忽然出現一個劍閣,讓他們很難受。
只要條件允許,他們就絕對會千方百計擺脫劍閣束縛。
酸棗。
“劍閣仁義,備替天下百姓,感謝劍閣的無雙義舉。”
劉備行大禮參拜,同樣施禮的還有關羽和張飛。
和其他重權在握的諸侯不同,此時的劉備一直寄人籬下。
除了一顆“匡扶漢室”的心,一窮二白,還真沒有其他諸侯骨鯁在喉的感覺。
相反。
在他還一無所有的時候,劍閣就將他當做一方諸侯來看待,反而讓劉關張三兄弟感激不已。
安夏閃身後退,沒有受劉關張三兄弟這一大禮。
“玄德公不必如此,夏只是尊閣主命令而行罷了。‘仁義’二字,玄德公以後不必再提。”
劉關張三兄弟不解。
安夏想了想,模仿閣主當時的神態說道,“閣主老爺在我等下山之前曾說過,‘這或許是最好的時代,也或許是最壞的時代,而經我一手開啟的符文時代,或許反而是眾生之大劫’。”
劉關張三兄弟沉吟不已。
越是揣摩,越是能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關羽和張飛的感受,更是尤為深刻。
在領悟符文之契之前,他們最巔峰的戰力,也不過是以一敵百。
什麼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這都幾乎是一輩子最高光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