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3 / 4)

小說:章墨 作者:開蓋有獎

且天龍殿肯拿出典籍與我分享本就是極大的好處,在怎可再索要好處。放心,道友轉告一下座頭峰前輩,待在下完成一些瑣事,便會親自上天龍殿拜訪一番。”

“這是極好,那我便先回天龍殿等道友訊息啦。”蕭潛哈哈笑道。

兩人一路順著山道下了梅山,王行送過之後便靜靜返回,來到李平授字之地,默默地觀看,沒人注意。

 。。。  

第二章 故人

王行只是離開了一小會,梅山授筆就出現了多年未見的混亂。

諸多修士全然失去平和心境,隱隱分成兩派,正在互相爭吵,異常激烈,剩餘的修士則在這激烈的嘈雜中有些無可奈何地作壁上觀。

斷崖正前,始作俑者李平面對眼前的形勢感覺有些慌亂,此刻只是在故作鎮定,時不時想插上一句,卻被嘈雜的人聲吞沒,十分尷尬。

王行眉頭一皺,看見掛在屏風上所授之字,便明白了緣由,不由無奈一笑。

一人高的長紙之上,大氣磅礴地寫著兩個字,人和山。

這是一段歷史不算太過悠久的思想論辯,所以對當下修士的理念也是影響頗深,縱然李白早已身死,新派思想任然如同野火一般在諸多有志散修之間傳播著,這種新生野火與傳遞了數萬年的古老火種相碰,必然會撞出激烈的火花,李平雖然成長了許多,但仍是個少年,如何能夠掌控的了這種局勢。

就在李平感到不知所措之時,一隻手輕輕地搭上了他的肩膀,接著,熟悉的聲音傳來:“算了,這次還是先由我來吧。”

李平扭頭看著王行,羞愧地低下了頭,走到了王行的身後。

“各位靜一靜,梅山乃僻靜之所,實在經不起各位道友鬧騰,不知各位道友能否給個在下一個面子?”王行聲音不大,卻傳的真切,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場面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便是那些爭的面紅耳赤的修士也都停下了爭論,對著爭論物件怒哼一聲。

王行見眾修果然安靜下來,朗聲道:“這人山之辯王某也有些許見解,不知各位道友能否聽王某一言?”

雖然在場一些修士修為比王行還高,但來此參加梅山授筆便是敬重王行的書道成就,況且王行身為梅山之主,在整個玄域都是很有些分量的存在,王行此話一出,自然無人有異議。

雖然這個敏感的論題當年鵝湖之辯已然告一段落,但若不是李白施展出神啟手段,也是難以辯贏,從學術辯論角度來看,當年那麼多大人物依舊是沒辯出個所以然來。

所以在他們看來,王行那個徒兒自己端出這個論題來已是愚蠢至極,而王行本可訓斥一番便就此帶過,可他卻偏偏自己攬上身來。

他們倒也想看看這個近年來名滿玄域的梅山之主在這個論題上能有什麼獨特見解,其中當然也不乏想看王行笑話者。

“人之道,重人遵道,山之道,重道尊人。此二道通南及北,並無折中之路。依王某謬見,道無非道,存即其理,重要的是遵從心道,無為外道所亂,三千大道修至極致,皆可化凡。彼之道異,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善其自身便可,又何必要爭出個勝負?”王行說著,臉上掛著笑容。

眾修聽著這和稀泥一般的話,都是有些失望,他們本希望真能從王行那裡獲得一些獨特見解,有些心理陰暗者則是準備抓其漏洞進行攻擊,可沒想到王行居然說出這般圓滑的一番話。

王行看著眾修皆是沉默,很是滿意淌過了那灘汙水一般的論題,說:“諸位道友既異議,那這次梅山授筆便正式開始吧。”

“你雖少出梅山,但也是通讀實事,如何不知那論辯之詞會帶來的後果?”王行坐在蒲團上,有些慍怒地看著李平。

此刻梅山授筆已然結束,眾修滿意地紛紛向王行拱手辭別,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梅山,待眾修離開之後,王行才坐下來嚴肅地給李平上家政課。

李平拘謹地站著,眼神閃爍,委屈地說:“這是我第一次授筆,我只是想做到最好,那兩個字真的是我領悟最深的兩個字。”

“那也不行,記住了嗎?吃一塹長一智,下次這種類似錯誤可別再犯,你若一直這般不嚴謹,我以後如何安心將梅山託付給你。”王行比之當年也多出了一些長輩的氣質,李平戰戰兢兢地不敢再說一句。

李平在王行的督促一下一直十分刻苦努力,平時修煉便和劍閣弟子一起,難得的休息時間便全部鑽進了三千道藏之內,王行也一直對他十分嚴格,只在此時看著李平的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